[发明专利]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4798.0 | 申请日: | 202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玉;梁顺杰;张杭;徐广春;李外明;陈炳坤;朱艳君;黄钟光;叶新荣;张俊;陈嘉健;罗佩娜;何青华;王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6L57/02;F16K17/06;F16L33/22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2 广东省韶关市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管 双头外丝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包括主通管,所述主通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头管,所述主通管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主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泄压组件,第二通道与进气口连通并且胶管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排出,实现泄压的效果,若胶管内产生的气压过大,连接柱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位移滑入第二壳体内,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都与进气口连通,此时,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均能排出气体,能够实现迅速泄压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分级泄压的效果,能够应对胶管内不同压力情况,避免胶管内气压过大而造成胶管破裂或接头处断开情况,提高了胶管输送气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
背景技术
胶管是指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目前机械设备行业对各类胶管的使用比较广泛,由于工作需要或作业场所的气源与作业点相距较远,又因胶管的通常规格30米,所以需要2盘或3~4盘胶管用对接直通宝塔型接头连接起来。
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医疗器械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2111058768.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型高稳定性胶管接头,解决了因液体冲击力而导致接头松动的问题,包括液压变管和套设在液压变管外的外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变管包括定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定杆右端部的压变管,所述定杆靠近压变管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垫环,所述压变管的滑动端位于限位垫环左侧,所述定杆外端开凿有预警环槽,所述预警环槽内壁开凿有灌液孔,所述灌液孔朝向上方的口部位于限位垫环左侧,所述预警环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显色点,多个所述显色点上固定贯穿有导液纤维束,所述导液纤维束端部延伸至灌液孔的口部,通过液压变管的设置,在流体经过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压变管挤压胶管并朝向外套壳内壁扩张,使外顶环楔块挤压胶管,此时胶管发生局部形变,便陷入对应的内陷环楔槽内,实现通过流体自身压力挤压紧固胶管与本接头之间的连接,实现随着液体压力增大,二者之间连接稳定性越高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气体或者液体在胶管内输送时,若是输出端发生故障,导致输送压力过大,从而造成胶管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胶管或者连接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胶管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胶管或者连接件造成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包括主通管,所述主通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头管,所述主通管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主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滑动环,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于主通管外表面,所述滑动环内侧与主通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环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滑动连接于主通管外表面,所述挤压环内侧与主通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挤压环远离滑动环的一侧贴合有两个挤压轮,且两个挤压轮沿主通管轴心位置呈对称分布,所述挤压轮远离挤压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主通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挤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且夹持块内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夹持块与柔性垫横截面形状均为半环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通管两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内壁底部和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通管两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且滑块与滑槽紧密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4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