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消音结构、消音管道及压缩机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92598.1 | 申请日: | 202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璠;张龙爱;王严杰;刘欣锫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24F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消音 结构 压缩 机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消音结构、消音管道及压缩机组,涉及管道消音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在管道内安装消音器,会增加管道内阻力且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管道消音结构包括第一消音层和第二消音层,第二消音层设置在第一消音层的外周向侧面,第一消音层和第二消音层均采用金属材质;或者,第一消音层和第二消音层两者其中之一采用吸音材质、另一为金属材质。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消音结构,结构简单且包裹在需要消音的管道的外侧,避免在管道内安装消音器会增加管道阻力、经济性能的问题,第一消音层和第二消音层均为金属材质,或者其中之一为金属材质,可有效避免仅采用消音棉因高温变性导致降噪很差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消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消音结构、消音管道及压缩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特种空调装置以及商用单元式空调装置此类室内设备,用户对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噪声主要声源为压缩机及其管道,尤其是气管和液管。压缩机的噪声随着各厂家的技术水平提升,噪声优化也已有一定成果,但是管道内的噪声因工作条件随时变化,气体流速、脉动都不定,所产生的噪声频率也千变万化。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常用的管道降噪方式有包隔音棉和装消音器,但是对于高温管路,长期使用会因为高温导致隔音棉的性能变差,致使消音效果较差,而消音器增加管道阻力且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消音结构、消音管道及压缩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在管道内安装消音器,会增加管道内阻力且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道消音结构,所述管道消音结构为筒形结构,所述管道消音结构包括第一消音层和第二消音层,其中,所述第二消音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层的外周向侧面,所述第一消音层和所述第二消音层均为金属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消音层和所述第二消音层两者其中之一采用吸音材质、另一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音层和所述第二消音层均为金属材料且两者上均分布有消音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音层上消音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消音层上消音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音层上的消音通孔为大小孔间隔分布的方式;和/或所述第二消音层上的消音通孔为大小孔间隔分布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音层上的消音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层上的消音通孔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音层上消音通孔的直径D1的范围为3mm~8mm;所述第一消音层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D1~4.5D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音层上消音通孔的直径D2的范围为0.15D1mm~0.35D1mm,其中,D1为所述第一消音层上消音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消音层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消音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D1~4.5D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音层的厚度为0.15mm~0.75mm;所述第二消音层的厚度为0.15mm~0.75mm。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通孔为圆孔结构或窄缝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层和所述第二消音层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上形成有阻尼凹槽,所述阻尼凹槽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消音层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阻尼凹槽沿所述阻尼层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2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滴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监测仪与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氢碱水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