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90861.3 | 申请日: | 202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4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殷耀华;关晓阳;戴洪涛;吴华强;陈兴毕;周润宏;曾亚平;赵学雄;侯正权;王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G06Q30/0601;G06Q50/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普洱茶 生茶 产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预先建立普洱茶(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
S20,采集用户对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风味特征的量化需求;
S30,根据用户风味特征量化需求确定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
S40,确定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拼配模型;
S50,根据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和拼配模型从原料品质特征库中智能匹配计算合适的原料,得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配方;
S60,根据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配方,制定生产计划并执行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所述的普洱茶(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包含原料产地、年份、等级等基本数据信息和原料内含成分的检测数据;
所述步骤S20所述普洱茶产品风味特征包括:“苦”、“涩”、“鲜”、“甜”、“醇厚”5个维度,每个维度按10分制进行量化,供用户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所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由6个指标构成,分别为: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水浸出物;
进一步地,步骤S30所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普洱茶(生茶)原料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呈味物质成分包括氨基酸、糖类、生物碱、多酚类等类呈味物质,赋予了普洱茶鲜、甜、苦、涩的滋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味物质成分含量是指茶叶去除水分、充分干燥后所剩物质中呈味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占比,其中茶多酚含量30%~40%,儿茶素含量10%~25%,氨基酸含量1%~4%,咖啡碱含量2.5%~5.0%,茶多糖含量1%~1.5%,水浸出物含量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所述拼配模型主要用于描述从S10所述原料品质特征库中选择构成所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原料的规则和约束条件,主要包括:
(1)原料构成定位:原料构成定位包括基准料和调和料两类;其中,基准料用于形成最终成品的风味特征;调和料用于稳定和融合成品的风味,增加成品风格特征;
(2)原料构成模式:用于描述所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由几种原料拼制而成。进一步地,原料构成模式按照以下方式进行选择:
1)“3+1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原料由3个基准料+1个调和料构成;
2)“3+2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原料由3个基准料+2个调和料构成;
3)“3+3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原料由3个基准料+3个调和料构成;
4)“2+2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原料由2个基准料+2个调和料构成;
(3)原料产地选择:有同茶区选择和跨茶区选择两种模式,同茶区选择表示原料从相同茶区进行选择,跨茶区选择表示原料从不同的茶区进行选择;
(4)原料构成比例:确定每个原料的构成重量百分比占比;
进一步地,基准料中配制的每种茶叶构成百分比占比范围为:15%-35%,调和料中配制的每种茶叶构成百分比占比范围为:5%~10%;
(5)计算输出数量:确定配方计算时的输出数量值以供用户进行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所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配方主要描述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由哪些原料构成,每一种原料的百分比占比为多少;
进一步地,构成拼配普洱茶(生茶)产品配方的所有原料的百分占比之和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8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