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修复装置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4667.8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郝丽婷;王新利;何媛媛;郝晓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C02F101/2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修复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污水修复装置及应用,其中污水修复装置包括修复单元,所述修复单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填料,所述填料为质量比为1:3‑5:11‑13的秸秆层、陶粒层和麦饭石层,秸秆层中秸秆的用量为0.60‑0.65g/cm2。本发明中的污水修复装置结构和应用方法简单,采用分段填充的方式构建反应器,相比于将填料均匀混合,更有利于去除水体中的污染源,尤其是对钒的去除效率显著提高,方便根据污水情况调整修复单元的数量或对部分修复单元进行更换,使用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修复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五价钒(后称V(V))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地下水中去除V(V)的生物法是将V(V)还原为V(IV),这被视为一种环保经济且高效的修复方法。
生物法中的植物修复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吸收水体或土壤中重金属,但这需要考虑植物种植面积及其生长培养周期等系列问题,最终还存在植物解析重金属的难题。而微生物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出现。通过刺激原生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或注入人工驯化的功能性微生物群,利用生物的代谢还原地下水中的重金属,从而降低其毒性并使其稳定化。美国EPA报道,可以利用硫酸盐还原菌修复Cr、Cd、As等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降低其溶解性和迁移。生物还原因具有成本效益、环境友好性以及多种微生物对矿化作用的耦合作用,被认为是原位修复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法。
微生物对V(V)的还原需要电子供体,而有机碳源(如乙酸钠、柠檬酸、葡萄糖等液体碳源),CH4、H2等气体电子供体,单质硫、零价铁和一些天然矿石等固体电子供体在二次污染、经济等方面都限制了应用。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修复装置及应用,能够提升对污水的修复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修复装置,包括修复单元,修复单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填料,填料为质量比为1:3-5:11-13的秸秆层、陶粒层和麦饭石层,秸秆层中秸秆的用量为0.60-0.65g/cm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修复单元有两个以上,相邻两个修复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置有法兰,相邻两个修复单元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设置有防漏网,防漏网上网孔的孔径小于邻近层填料的粒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填料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均布板,均布板上分散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优选地,布水孔均匀设置在均布板上;
优选地,靠近进水口和/或出水口的壳体内设置有均布层,均布层的材料为麦饭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填料的粒径为1-4mm;
优选地,填料为质量比为1:4:12的秸秆层、陶粒层和麦饭石层;
优选地,填料孔隙率为50%-60%;
优选地,秸秆层中的秸秆的粒径为1-3mm;
优选地,秸秆为小麦秸秆;
优选地,陶粒层中的陶粒粒径为2-4mm;
优选地,麦饭石层中的麦饭石粒径为2-4m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水体取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4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