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7411.4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百灵;李志成;李国财;李大伟;李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欧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 延边 24 自耦变压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其包括三相,所述三相包括A相、B相和C相,所述六个线包的结构均相同,所述A相、B相和C相的结构均相同;每相原边和每相副边分别包括两个绕组并共同组装形成六个线包;每相原边的两个绕组和一个该相副边的绕组顺序相连,每相原边的两个绕组的中间引出端延伸另一个该相副边的绕组,所述六个线包结构产生为四组三相交流电压,所述四组三相交流电压的相位相差15°电角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绕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变压器等效容量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电解、电化学、冶炼、电镀、氧化、着色、电泳、航空、动力牵引使用到整流器变压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整流器变压器按脉冲数可分为12脉冲整流器变压器、18脉冲整流器变压器、24脉冲整流器变压器等。
相关技术中,整流器变压器常用到是12脉冲隔离型变压器和18脉冲隔离变压器及24脉冲隔离变压器,其中,脉冲数越高,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越小,输出电压脉动越低。隔离型变压器由于能量全部通过变压器耦合,变压器等效容量大,增大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脉冲数越高THD失真率越低,18脉冲自耦变压器总谐波含量为约10%,24脉冲自耦变压器总谐波含量为约7.5%。另外,相关技术中的整流器变压器的绕组一般为3个绕组,绕制的工艺复杂,使得变压器的制作工艺和操作复杂,同时变压器的体积较大且散热效果不好。目前的24脉冲隔离变压器等效容量为:P=IU,自耦变压器等效容量为:P=0.5IU,从而增加材料成本及工艺制作时效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绕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变压器等效容量低,等效容量约为0.1IU的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包括三相,所述三相包括A相、B相和C相,每相原边和每相副边分别包括两个绕组并共同组装形成六个线包;所述六个线包的结构均相同,所述A相、B相和C相的结构均相同;
其中,A相原边的第一个绕组Np1、A相原边的第二个绕组Np2以及A相副边的第一个绕组Ns1顺序相连,A相原边的第一个绕组Np1与A相原边的第二个绕组Np2的中间引出端连接至A相副边的第二个绕组Ns2;其中,两个A相线包的A相原边的第一个绕组Np1的接线端均为公共端n,两个A相线包的A相原边的第二个绕组Np2的接线端均为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端A1,两个A相线包的A相副边的第一个绕组Ns1的接线端分别为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电压输出端c2和b4,两个A相线包的A相副边的第二个绕组Ns2的接线端分别为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电压输出端c1和b3;
其中,两个B相线包的B相原边的第一个绕组Np1的接线端均为所述公共端n,两个B相线包的B相原边的第二个绕组Np2的接线端均为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端B1;两个C相线包的C相原边的第一个绕组Np1的接线端均为所述公共端n,两个C相线包的C相原边的第二个绕组Np2的接线端均为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端C1;A相原边的所述公共端n、B相原边的所述公共端n以及C相原边的所述公共端n均连接,A相原边的所述输入端A1所对应的绕组、B相原边的所述输入端B1所对应的绕组以及C相原边的输入端C1所对应的绕组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三角延边24脉自耦变压器通过六个线包结构产生为四组三相交流电压,其中,第一组超前电压输出端a1、b1和c1的电压分别为Ua1、Ub1和Uc1,第二组超前电压输出端a2、b2和c2的电压为Ua2、Ub2和Uc2,第一组滞后电压输出端a3、b3和c3的电压为Ua3、Ub3和Uc3,第二组滞后电压输出端a4、b4和c42的电压为Ua4、Ub4和Uc4,所述四组三相交流电压的相位相差15°电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欧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欧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7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