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6874.9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东;王奎;赵晓敏;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链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微 分布 检测 系统 | ||
1.一种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检测系统、车内计算处理系、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工控机模块,所述车顶检测系统、车内计算处理系与工控机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车顶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燃弧的采集与传输,由微型燃弧传感器矩阵构成,微型燃弧传感器分布在受电弓周围,微型燃弧传感器用于针对受电弓与接触线接触点进行监测,将监测到的燃弧信号通过RS485实时传输至车内计算处理系统;
车内计算处理系统用于对车顶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燃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并保存数值上传云端,主要分为工控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工控机模块为一台高功能工控机,用于处理计算车顶监测系统所采集到的燃弧信号,得到燃弧信号后根据微型燃弧传感器输出的燃弧时长与燃弧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燃弧发生的准确时长、强度及发生时间,并对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保存;
微型燃弧传感器由加装滤光片检测固定波长的硅光管通过运放至单片机,再由单片机进行初步分析计算,计算后的结果通过RS485信号传输至车内;
采用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微型燃弧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受电弓周围;
步骤2:微型燃弧传感器在受电弓周围360°超过5000HZ采集受电弓与接触线接触点的燃弧产生;
步骤3:有燃弧发生后,所有能采集到燃弧的微型燃弧传感器进行初步分析计算出当前检测到的燃弧强度、时长并记录燃弧发生时间,通过RS485信号传输至车内处理系统;
步骤4:车内处理系统中的工控机模块通过工控机对得到的所有微型燃弧传感器RS485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保存;
步骤5:无线传输模块通过4G无线网络FRP端口配置防火墙将工控机使用以太网传输来的数据上传云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内处理系统中的工控机模块通过工控机对得到的所有微型燃弧传感器RS485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保存,还包括;
得到的所有检测到燃弧的微型传感器数据进行燃弧发生时间判断出最早监测到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此次燃弧发生的时间并记录;
记录得到所有监测到燃弧的微型燃弧传感器数据中燃弧最迟结束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此次燃弧结束时间并记录;
根据燃弧最早发生时间、燃弧结束最晚时间计算出此次燃弧发生时长;
根据所有检测到燃弧的微型燃弧传感器检测到的最大强度为此次燃弧发生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输模块,包括;
无线传输模块为4G路由器和天线,工控机模块与4G路由器通过以太网连接,数据通过路由器上传云端,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工控机数据上传云端是云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非接触式微型分布燃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云服务器,包括;
云端服务器用于燃弧发生时间、燃弧发生时长、燃弧强度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和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链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链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68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分辨率面部表情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参果专用有机肥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