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洽型配电单元的台区柔性互联规划方法及规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6449.X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丛昊;施天成;吴晓鸣;胡旭东;郭汶璋;周帆;种亚林;江桂芬;李志伟;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H02J3/00;H02J3/28;H02J3/38;H02J3/06;H02J1/00;H02J1/10;H02J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配电 单元 柔性 规划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自洽型配电单元的台区柔性互联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台区不可控数据,基于所述台区不可控数据计算台区不可控净负荷,所述不可控数据包括台区的不可控分布式发电功率及台区的刚性负荷功率;
基于所述台区不可控净负荷,计算配网中的台区互补匹配度;
选择台区互补匹配度最高的两个台区下的自洽型配电单元进行规划,构建自洽型配电单元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输出规划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输出规划结果,具体包括:
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自洽型配电单元中储能和可控分布式发电的额定容量以及按照自洽型配电单元后的效益obj;
设定临界值,若所述效益obj大于设定的所述临界值,则余下的台区中重新计算两两台区之间的台区互补匹配度,选择台区互补匹配度最高的两个台区重新进行规划;若obj小于临界值,则规划结束,按照原有计算结果规划自洽型配电单元中储能和可控分布式发电的额定容量,输出规划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台区不可控数据,基于台区不可控数据计算台区不可控净负荷中,所述不可控净负荷为:
式中,Pi,t为台区i的不可控净负荷;为t时刻台区的刚性负荷功率;为t时刻台区的不可控分布式发电功率,t=1,2,...,T,T为一天的时段数,以1小时为时间步长,T取值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配网中的台区互补匹配度包括计算台区纵向互补匹配度和台区横向互补匹配度,其公式为:
Cij=ΔCij·δCij
式中,Cij为台区互补匹配度;ΔCij为台区纵向互补匹配度;δCij为台区横向互补匹配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纵向互补匹配度为各时刻台区i和台区j的不可控净负荷差值的平均值与最大值之比,反映两个台区不可控净负荷曲线叠加后,新负荷曲线整体的平滑程度,公式表示为:
式中:Pi,t为台区i的不可控净负荷;Pj,t为台区j的不可控净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横向互补匹配度为各时刻台区i和台区j的不可控净负荷之和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反映两个台区不可控净负荷曲线叠加后,新负荷曲线整体的平滑程度,公式表示为:
式中:δCij为曲线整体的平滑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台区互补匹配度最高的两个台区下的自洽型配电单元进行规划,构建自洽型配电单元的目标函数,其规划变量为自洽型配电单元中的可控分布式发电的容量和储能容量,假设台区i下的自洽型配电单元中储能和可控分布式发电的规划容量分别为和
则该规划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式中:obj为安装自洽型配电单元后的效益;αt和βt分别为t时刻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中的单位电能损耗费用系数;γt为t时刻自洽型配电单元中的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单位容量补偿费用系数;kBS和分别为储能和kCG可控分布式发电的单位容量投资系数;t=1,2,...,T,T为一天的时段数,以1小时为时间步长,T取值为24;为交流网络损耗的变化量;为直流网络损耗的变化量;为柔性负荷的变化量;为自洽型配电单元中储能的规划容量;为自洽型配电单元中可控分布式发电的规划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64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接合电容器
- 下一篇: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