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5515.1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丰;赵明喆;李亚修;袁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9/00;E21D11/10;E21D20/02;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5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断面 山岭 隧道 开挖 改进 | ||
1.一种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如果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符合预设要求,则进入步骤S2;如果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不符合预设要求,则进行超前支护,直至符合预设要求;
S2,采用单侧壁导坑改进工法或双侧壁导坑改进工法进行隧道开挖;
S3,架设钢架;
S4,拆除中隔壁和临时仰拱;
S5,二次衬砌施作;
其中,在步骤S2中,当采用双侧壁导坑改进工法开挖时,将隧道断面划分为三个台阶,分别为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所述上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上导坑(1)、中部上导坑(7)和右上导坑(3);所述中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中导坑(2)、中部中导坑(8)和右中导坑(4);所述下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下导坑(5)、中部下导坑(9)和右下导坑(6);具体开挖顺序如下:
S21,开挖左上导坑(1),左上导坑(1)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左上导坑(1)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2,开挖左中导坑(2),左中导坑(2)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左中导坑(2)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3,开挖右上导坑(3),右上导坑(3)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右上导坑(3)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4,开挖右中导坑(4),右中导坑(4)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右中导坑(4)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5,开挖左下导坑(5),左下导坑(5)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左下导坑(5)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6,开挖右下导坑(6),右下导坑(6)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右下导坑(6)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7,开挖中部上导坑(7),中部上导坑(7)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中部上导坑(7)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8,开挖中部中导坑(8),中部中导坑(8)开挖完成后在其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9,开挖中部下导坑(9),中部下导坑(9)开挖完成后在其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当采用单侧壁导坑改进工法开挖时,将隧道断面划分为三个台阶,分别为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所述上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上导坑(1)、右上导坑(3);所述中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中导坑(2)、右中导坑(4);所述下台阶依次分布有左下导坑(5)、右下导坑(6);具体开挖顺序如下:
S21’,开挖左上导坑(1),左上导坑(1)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左上导坑(1)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2’,开挖左中导坑(2),左中导坑(2)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左中导坑(2)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3’,开挖右上导坑(3),右上导坑(3)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并在右上导坑(3)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4’,开挖右中导坑(4),右中导坑(4)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右中导坑(4)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5’开挖左下导坑(5),左下导坑(5)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施工中隔壁,并在左下导坑(5)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S26’,开挖右下导坑(6),右下导坑(6)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锚喷支护,然后在右下导坑(6)的底部施作临时仰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
在掌子面开挖前,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实施超前地质预报,预报方法为地质雷达法、超前钻孔法或TSP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前支护是采用小导管进行注浆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
中隔壁拆除前需满足初期支护已封闭成环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
当监控量测变形稳定时才可进行中隔壁的拆除,拆除作业点距离最近的中部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得小于30m,拆除过程中则需要对初期支护结构变形进行加密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大断面山岭隧道开挖的改进工法,其特征在于:
施工过程中,还对隧道支护结构、地面、地表附近建构筑物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如果出现异常变形,则对施工人员提出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55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