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1468.3 | 申请日: | 202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9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松;庞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3/23 | 分类号: | B01F23/23;B01F2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王海玲 |
地址: | 2015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气泡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有加压罐,所述加压罐通过管道与用水设备连接,进水管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吸泵,自吸泵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连通;供水管连接有进气部,进气部为单向进气结构,气体从外部通过进气部进入到供水管中,供水管连接有调节阀,调节阀用于调节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进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一个自吸泵和回流管路,成本更低,且能实现和现有技术相同的技术产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纳米气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自身增压溶解、表面带电、产生大量自由基和气体溶解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和果蔬清洗等领域。
目前,公开号为CN114028962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第一加压泵,第一加压泵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远离第一加压泵的一端连接有混合罐,混合罐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一进水管设置有进气部,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调整阀门,调整阀门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中的水流量;第一进水管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远离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加压泵,第二加压泵通过第三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连通;第二进水管通过回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连通,回水管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避免水流从第一进水管通过回水管流向第二出水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设置回流管路同时增加第二加压泵,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微纳米气泡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启停现象的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加压罐,所述加压罐通过管道与用水设备连接,所述进水管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供水管连接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为单向进气结构,气体从外部通过所述进气部进入到供水管中,所述供水管连接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
所述进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市政供水管路连通,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加压罐中,空气通过进气部在自吸泵的压力下进入到供水管中,同时混有空气的水流在自吸泵的压力下通过供水管和连接管进入到进水管中,最后流入至加压罐中,加压混合产生微纳米气泡,加压罐中的水流入至用水设备中,从而供应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流;
第一单向阀避免进水管和供水管中的水流回流至市政供水管路中,保证管路内具有充足的压力便于产生微纳米气泡,同时可更精准的控制自吸泵的启停,通过调节阀可有效调整进气量和供水管中的进水量,当处于用水高峰时,进水管内水压降低,调节阀的开启度增加,当处于用水低峰时,进水管内水压增加,调节阀的开启度降低,从而避免因市政管路水压的变化造成自吸泵不断发生启停的现象,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一个水泵和回流管路,成本更低,且能实现和现有技术相同的技术产气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用于检测用水设备是否打开,所述压力开关与自吸泵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开关可有效控制调节阀开启度,从而可有效控制进气量,从而避免自吸泵不断启停的形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1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