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0265.2 | 申请日: | 202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随想清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5/00;B05D1/02;B05B7/04;C09D20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足够 流变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降低涂覆材料分子量和分子极性,降低聚合物的粘度;在降低分子量时在分子的侧基引入柔性基团,使分子量降低后形成的高交联体系;步骤二,封闭部分强极性基团;步骤一将聚合物变为由柔性链改性聚合物;步骤二中所带有的改性官能团数量大于步骤一中所带有的官能团数量。采用此发明既具备流变性能,又使其在固化后有强的附着力。既保证了涂层对腐蚀性介质强大的抵抗作用,又使其有适应于环境应用的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涂覆材料面对的一个基本难题是固体含量和施工性能的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提高固含量将给产品带来许多市场需求的结果,但产品的可施工性通常随之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雾化效果欠佳,导致涂层性能下降。现有涂覆材料的多项性能中存在负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既具备流变性能,又使其在固化后有强的附着力。既保证了涂层对腐蚀性介质强大的抵抗作用,又使其有适应于环境应用的弹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足够流变性的涂覆材料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降低涂覆材料分子量和分子极性,降低聚合物的粘度;在降低分子量时在分子的侧基引入柔性基团,使分子量降低后形成的高交联体系;步骤二,封闭部分强极性基团;步骤一将聚合物变为由柔性链改性聚合物;步骤二中所带有的改性官能团数量大于步骤一中所带有的官能团数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研发了超高固体含量的涂覆材料,可借助使用现有施工设备,是较为理想的涂覆材料。
关键是确保了体系的流变性,使之在超高固含量的前提下同时具有与通常溶剂产品相同的施工性能。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制备出新型的具有独特结构的高分子树脂,该树脂交联后具有高的交联密度,形成致密的聚合物涂层,能抵抗腐蚀性极强介质的浸蚀破坏;同时由于所设定的聚合物链具有良好的柔性,赋予了整个聚合物适度的弹性,形成弹性网络体系,这样既保证了涂层对腐蚀性介质强大的抵抗作用,又使其有适应于环境应用的弹性,克服了技术矛盾。
步骤一让高交联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但步骤一会造成附着力等力学性能损失,所以步骤二这种封闭又被解除的方法,既保证了树脂在施工前很低的粘度等必要的流变性能,又使其在固化后有强的附着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步骤二之后的混合雾化步骤,混合雾化步骤将涂覆材料分为两组分,并且从喷嘴喷出;喷出的涂覆材料液体雾滴方向互成夹角并构成交叉点,交叉点位于喷嘴的中心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混合雾化步骤能克服现有工艺中的产品粘度高、流动性差,难以到达需要的雾化效果、成膜厚度过高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喷嘴上的各个喷眼呈环形阵列布置;沿圆周方向,两组分涂覆材料分别从喷眼中依次间隔喷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涂覆材料除了在路径交叉点混合,在喷出前也已经进一步细化,避免多粗的液柱,也避免相同组分的液柱在同一侧聚集。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混合雾化步骤喷涂后的成膜厚度控制在40至200μ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成膜厚度控制在较薄的区域,节约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涂覆材料的混合雾化步骤后为表面干燥步骤,表面干燥的时间不大于2h,内部干燥时间不大于24h。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干燥步骤能保证干燥固化的效果,同时比现有常规涂覆材料时间稍短,节约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随想清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随想清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0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电杆矫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MEMS捷联航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