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搅拌站下料口新型加热分料器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8014.0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利;苏树;赵春华;张新锋;宋坤;葛飞;刘航;何文华;张旭东;赵瑞怡;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8 | 分类号: | E01C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季红军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搅拌 站下料口 新型 加热 料器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站下料口新型加热分料器,包括支架,支架用于支撑加热分料器,加热分料器包括下料管,下料管的上端连接沥青输送机构,用于接收搅拌好的沥青,下料管的下端部分包括搅拌加热器以及分料加热器,分料加热器固定在搅拌加热器的下方;搅拌加热器包括方形管道,在方形管道的下方连接有分料加热器;在方形加热管的底部设置有隔板,多块隔板将方形加热管的底部分隔成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的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导向板,构造出一个倾斜向下的出料口,每块导向板的内部嵌合有加热管。本发明的沥青拌合站新型加热分料器设计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度损失及粗细骨料离析现象,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料器,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站下料口新型加热分料器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中,拌好混合料出拌锅通常采用拌锅下面连接的漏斗直接装车,由于放料高度较高,容易出现温度损失现象,粗骨料质量大,放料惯性大,粗骨料集中在车厢中下部及边部,会出现粗细骨料离析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拌合站下料口新型加热分料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加热分料器,所述加热分料器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上端连接沥青输送机构,用于接收搅拌好的沥青,所述下料管的下端部分包括搅拌加热器以及分料加热器,所述分料加热器固定在搅拌加热器的下方;所述所述搅拌加热器包括方形管道,在方形管道的下方连接有分料加热器,所述分料加热器包括梯形截面的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的梯形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在引导部分的下方连接有方形加热管;在方形加热管的底部设置有隔板,多块隔板将方形加热管的底部分隔成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的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导向板,倾斜的导向板一端固定在方形加热管的壁面上,另外两个侧边分别固定到隔板或方形加热管的侧壁上,由此构造出一个倾斜向下的出料口,每块导向板的内部嵌合有加热管。
进一步的,导向板由方形加热管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地向下延伸,导向板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方形加热管的底部,两者之间由此在方形加热管上形成了一个阻料区,防止混合料排出车外。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方形管道内壁的搅拌加热棱柱,所述搅拌加热棱柱垂直于方形管道的内壁面,并从其中一个内壁面延伸到另一个内壁面;所述加热棱柱成多排排列,每一排有数个所述搅拌加热棱柱,每一排均成直线排列,并且该直线与方形管道的另外两个内壁面垂直,且该直线与沥青的下落方向成正交。
进一步的,每排中的多个搅拌加热棱柱间隔设置,相邻两排的搅拌加热棱柱上下不对齐,使得每一个搅拌加热棱柱都设置在上排或下排的两个相邻的搅拌加热棱柱之间。
进一步的,包括三排搅拌加热棱柱,第一排和第三排分别具有5个搅拌加热棱柱,第二排具有6个搅拌加热棱柱;第一排5个搅拌加热棱柱间隔设置,第二排6个搅拌加热棱柱的中间4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搅拌加热棱柱之间,第二排6个搅拌加热棱柱的两端2个分别与相邻的搅拌加热棱柱间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中间4个搅拌加热棱柱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第三排5个搅拌加热棱柱的每一个都设置在上一排的相邻两个搅拌加热棱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加热棱柱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轴,该主动轴穿过方形管道的壁面并与旋转齿轮固定连接,搅拌加热棱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轴,该从动轴从方形管道的内壁面延伸通过外壁面,主动轴和从动轴与方形管道的壁面之间设置轴承,当驱动旋转齿轮旋转时,搅拌加热棱柱能够在方形管道的内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加热棱柱具有棱柱型外壁,所述外壁围成封闭的中空的内部空间,在所述中空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刚性加热器,所述刚性加热器搅拌加热棱柱的一端插入,直到靠近搅拌加热棱柱的内部底部,刚性加热器的另一端为电源接头,电源接头延伸通过中空的从动轴并进一步固定到加热器支架上;所述加热器支架固定在方形管道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8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绝热复合保温板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固定式脚手架与叉车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