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层负载均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6329.1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江;张浩;凌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004 | 分类号: | H04L67/1004;H04L69/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卫三娟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均衡 数据处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四层负载均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可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中,首先,接收访问端发送的数据包,然后,基于数据包携带的信息从多个网卡接收队列中确定用于接收数据包的第一网卡接收队列;接着,通过第一网卡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用户态轻量级IP协议栈,向多个IP虚拟服务器IPVS中与第一网卡接收队列对应的第一IPVS转发所述数据包;继而,基于IPVS中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多个真实服务器中与数据包对应的目的真实服务器;最后,向目的真实服务器转发数据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用户态轻量级IP协议栈处理数据包,缩短了数据包处理流程,减少了CPU性能消耗,提高了负载均衡设备的抗负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层负载均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持入口流量的稳定运行,一般采用四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工作在网络七层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和端口进行负载分摊。四层负载均衡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通过修改数据包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应用服务器。
相关技术中,一般软负载均衡方案是基于Linux内核的网络协议栈实现的,负载均衡集群对应用的高并发、高可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高并发时,受限于Linux内核的处理能力,负载均衡设备的抗负载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负载均衡设备的抗负载能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层负载均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提高负载均衡集群的抗负载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层负载均衡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访问端发送的数据包;
基于所述数据包携带的信息,从多个网卡接收队列中确定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第一网卡接收队列;
通过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用户态轻量级IP协议栈,向多个IP虚拟服务器IPVS中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对应的第一IPVS转发所述数据包;
基于所述第一IPVS中预先配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多个真实服务器中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真实服务器;
向所述目的真实服务器转发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包携带的信息,从多个网卡接收队列中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第一网卡接收队列,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包携带的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以及协议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分流机制,从多个网卡接收队列中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第一网卡接收队列。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包携带的信息,从多个网卡接收队列中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第一网卡接收队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直接存储器访问技术保存到处理器缓存或内存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用户态轻量级IP协议栈,向多个IP虚拟服务器IPVS中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对应的第一IPVS转发所述数据包,包括:
多个转发CPU中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绑定的第一转发CPU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获取所述数据包;
通过预先建立的用户态轻量级IP协议栈,所述第一转发CPU向多个IP虚拟服务器IPVS中与所述第一转发CPU绑定的第一IPVS转发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多个转发CPU中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绑定的第一转发CPU从所述第一网卡接收队列获取所述数据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6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