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及其分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0648.1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娇;高杰;黄超;熊炳文;邵雅君;庞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转子 挡气片 分解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用于将转子上的挡气片与轮盘进行分离,包括底座、转动组件、固定组件以及撬动机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杆,以使轮盘与中心轴杆同轴装配且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转动组件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在中心轴杆上,固定组件设置在转动组件上用于固定小挡气片,撬动机构采用杠杆原理将大挡气片的凸耳从定位槽中移出,通过转动转动组件以使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小挡气片转动至轮盘上的出入口后将小挡气片由出入口抽出与轮盘分离。通过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实现了整圈挡气片的周向转动,使小挡气片能转动至出入口分出以及大挡气片的非破坏式分解,从而降低了转子损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转子中,使用小挡气片对转子叶片进行止动是一种常规的形式。转子包括轮盘、叶片、大挡气片,叶片和轮盘之间布满一整圈小挡气片,轮盘上开设有小挡气片的出入口,以及用于防止小挡气片和大挡气片脱离轮盘的卡槽,大挡气片挡在小挡气片的出入口且大挡气片的凸耳与出入口处开设的定位槽配合定位,使得大挡气片和小挡气片固定在轮盘上。
在上述形式中,小挡气片既能固定转子叶片,防止转子叶片轴向易位脱出;还能封气,防止气流从叶片榫头缝隙间流过,提高发动机性能。但是由于小挡气片的装配严密性,加上发动机工作状态转子处于高温环境的特点,使得小挡气片装配容易分解困难。由于叶片互锁,难以通过调整叶片,使叶片的榫头与小挡气片间产生间隙,从而使小挡气片分解。所以分解的关键在于解除大挡气片的凸耳及尺寸限制,使一片小挡气片能从唯一的挡气片出入口分出。由于相邻两小挡气片相互之间缝隙极小,每片小挡气片内侧与外侧均有环形凸台分别与轮盘和叶片的卡槽配合,小挡气片周向转动困难,借助现有起子、铜棒、榔头等工具也难以实现。实际操作时。通常是将转子通过电火花等操作将大挡气片进行切割破坏,再通过起子、铜棒、榔头等将剩余小挡气片分出。切割过程存在较大的转子损伤风险;使用起子等工具与转子适配性不高,也易造成转子碰划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及其分解方法,以解决如何让挡气片轻松分离,降低转子损伤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涡轮转子挡气片的分解装置,用于将转子上的挡气片与轮盘进行分离,包括底座、转动组件、固定组件以及撬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杆,以使所述轮盘与所述中心轴杆同轴装配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组件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杆上,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用于固定小挡气片,所述撬动机构采用杠杆原理将大挡气片的凸耳从定位槽中移出,通过转动所述转动组件以使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的所述小挡气片转动至所述轮盘上的出入口后将小挡气片由出入口抽出与所述轮盘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中心轴杆转动连接且同轴设置的转盘、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若干悬臂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转盘上的施力部。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开设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滑动槽,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钉、滑块、定位销和限位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悬臂并伸入第一滑动槽中进而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所述滑块并与所述定位销抵接,所述定位销伸出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并所述小挡气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槽包括翼缘槽和与所述翼缘槽连通的腹槽,所述定位销包括翼缘部和与所述翼缘部连接的腹部,所述翼缘部嵌入所述翼缘槽,所述腹部嵌入所述腹槽且所述腹部背离所述翼缘部的一端与所述小挡气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连通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长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0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