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蓝牙管理方法,系统,状态管理器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0467.9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G08B21/24;G08B3/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蓝牙 管理 方法 系统 状态 管理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方法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管理方法,系统,状态管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车辆端与通信终端蓝牙连接时,获取车辆用户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一相对位置,以及获取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二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确定蓝牙状态管理模式,实现对车载蓝牙的管理;所述蓝牙状态管理模式至少包括:第一管理模式、第二管理模式以及第三管理模式。本发明能够实现通信终端在蓝牙模式下的断开或连接、自动丢失提醒以及自动遗落提醒,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蓝牙管理方法,系统,状态管理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车载蓝牙是以无线蓝牙技术为基础而设计研发的车内无线免提系统,主要功能为在正常行驶中用蓝牙技术与手机连接进行免提通话,已达到解放双手,降低交通肇事隐患的目的。
目前车载蓝牙存在一下两个问题:1、当手机连接车载蓝牙时,如果在接听蓝牙电话过程中突然下车,此时电话并未挂断,声音也还在车上,降低了用户的通话体验,还可能泄露隐私;2、车主离开了车,但手机还留在车内,缺乏遗漏提醒。
现有已知方法中有存在对车主离开驾驶位做检查,并对蓝牙通话进行私密模式的切换,但该方法只通过传感器对车主离开座位进行了检测,并未对手机是否跟随车主离开座位做检测,也没有对当前连接的手机是否是车主的手机进行检测,如果连接的用户非驾驶员,则该方法无效;通过该方法只是对蓝牙私密模式进行切换,此时实际车内还可以把声音切换回车机,达不到隐私保护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管理方法,系统,状态管理器和存储介质,能够实现通信终端在蓝牙模式下的断开或连接、自动丢失提醒以及自动遗落提醒,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管理方法,包括:
S100:当车辆端与通信终端蓝牙连接时,获取车辆用户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一相对位置,以及获取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二相对位置。
S200: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确定蓝牙状态管理模式,实现对车载蓝牙的管理;所述蓝牙状态管理模式至少包括:第一管理模式、第二管理模式以及第三管理模式。
优选的,通信终端可为手机、平板或移动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种,但不仅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车辆用户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一相对位置,还包括:获取车内座位的图像信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判断车舱座位上是否识别到人脸,若识别到,则判定车辆用户在车舱内;否则,则判定车辆用户在车舱外;
记录当前车辆用户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一相对位置;所述车辆用户至少包括:目标用户和其他用户。
优选的,车辆用户为驾驶员、副驾驶、左后乘客以及右后乘客,其中,目标用户为与车辆端蓝牙连接的通信终端的用户,其他用户为车上的其他乘客;大多数情况下,目标用户为为驾驶员或副驾驶,其他乘客为左后乘客以及右后乘客;下文例子主要针对通信终端的用户为驾驶员的情况。
其中,通过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摄像头检测驾驶人员是否有离开驾驶位,通过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摄像头检测副驾驶是否离开驾驶位。
进一步的,获取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二相对位置,还包括:获取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蓝牙信号强度; 当所述通信终端的当前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蓝牙信号强度,则判定所述通信终端在车舱内,否则,判定所述通信终端在车舱外;记录当前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车辆端的第二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0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