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7485.1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马立云;周文彩;曾红杰;官敏;王川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C03B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高温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窑炉(1)、A蓄热室(2)、B蓄热室(3)、A催化转化炉(4)、B催化转化炉(5)、脱硫装置(6)、除尘器(7)、脱硝装置(8)、烟气回收装置(9)、烟气风机(10)、烟囱(11)、分别与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切换连接的天然气供应装置(12)以及与所述玻璃窑炉(1)连通的氧气供应装置(13);
所述A蓄热室(2)和所述B蓄热室(3)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玻璃窑炉(1)的两侧,且顶部均和所述玻璃窑炉(1)连通;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分别设在所述A蓄热室(2)和所述B蓄热室(3)的内部,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的顶部通道均和所述玻璃窑炉(1)切换连接,底部通道均依次和所述脱硫装置(6)、除尘器(7)、脱硝装置(8)、烟气回收装置(9)切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内部均设有催化剂陶瓷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陶瓷载体中负载有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陶瓷载体可整个/部分分布在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催化转化炉(5)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催化剂陶瓷载体的温度。
6.一种玻璃窑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窑炉(1)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A蓄热室(2)的顶部进入,使A催化转化炉(4)的温度升高;再依次进入脱硫装置(6)、除尘器(7)和脱硝装置(8),然后部分循环烟气由烟气风机(10)加压后通入B催化转化炉(5),其余由烟囱(11)排出;
2)循环烟气从B催化转化炉(5)的底部进入,天然气也从B催化转化炉(5)的底部进入,天然气与循环烟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发生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经过B催化转化炉(5)后进入玻璃窑炉(1);
3)当B催化转化炉(5)中的温度低至不足以发生重整反应时,停止向B催化转化炉(5)通入天然气,继续通入循环烟气吹扫B催化转化炉(5)残余的合成气至玻璃窑炉(1)内;
4)吹扫完成之后,A蓄热室(2)和B蓄热室(3)、A催化转化炉(4)和B催化转化炉(5)状态切换,即高温烟气从B蓄热室(3)的顶部进入,使B催化转化炉(5)的温度升高,循环烟气和天然气进入A催化转化炉(4)内发生重整反应后进入玻璃窑炉(1);如此循环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蓄热室(2)与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所述B蓄热室(3)与所述B催化转化炉(5)之间均为间接加热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A蓄热室(2)和所述B蓄热室(3)、所述A催化转化炉(4)和B催化转化炉(5)的切换时间间隔取决于催化剂陶瓷载体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B催化转化炉(5)内的催化剂陶瓷载体的温度不高于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74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