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7235.8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刘文娟;李会玲;陆婷;李彩虹;张冬梅;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6;G06F16/28;G06F16/2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2550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象 中心 协同 流程 挖掘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与系统,包括:1)获取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2)分析事件日志的直接跟随活动关系,构造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3)分析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中的每个活动在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的执行频次、平均持续时间及所含对象组;4)利用各活动的执行频次和所含对象组,及各活动在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分析流程间传递的同类型对象个数及流程平均持续时间;5)在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上集成信息,得到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模型并可视化。本发明打破现有流程挖掘技术无法从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挖掘出流程模型的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程挖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流程挖掘能够从现代信息系统普遍产生的事件日志记录中抽取有用信息,该技术为各应用领域中的流程发现、监测和改进提供了新的手段。现有的流程挖掘技术中存在一个根本假设,即事件日志和流程模型都是基于单个案例概念产生的。然而,当前广泛应用的ERP、CRM等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中存在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复杂交互关系,在其业务流程中不存在全局的单个案例概念。将现有的流程挖掘技术应用到这些系统上时,一个强加的案例概念会将原始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压平,丢失流程实例之间的交互,导致收敛和发散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从而更充分地挖掘出流程实例间的交互信息,同时更直观地描述以对象为中心的业务流程中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业务流程的可读性与理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打破现有流程挖掘技术无法从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挖掘出流程模型的局限,解决了现有流程挖掘技术会将面向多对象的信息系统中包含多实例的多维度原始数据扁平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基础数据,即为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
2)分析步骤1)所得业务流程事件日志的直接跟随活动关系,构造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
3)分析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中的每个活动在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的执行频次、平均持续时间及所含对象组;
4)利用步骤3)所得各活动的执行频次和所含对象组,及各活动在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中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分析流程间传递的同类型对象个数及流程平均持续时间;
5)在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上集成信息,得到对象为中心的协同式流程模型并可视化。
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是指业务流程中信息管理系统中记录的活动执行信息,此类日志由一组表示操作的事件组成,不要求对整个流程假设案例概念,每个事件包含多个属性,其中活动、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引用对象为基本属性;每个事件能够引用若干个对象,每个对象也能够被若干个事件引用。
进一步,在步骤2)中,分析步骤1)所得业务流程事件日志的直接跟随活动关系,构造直接跟随活动关系图,具体步骤如下:
2.1)以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为输入,遍历事件日志轨迹,使用公式(1)获取事件日志中的直接跟随活动关系;
式中,DFR_S(L)表示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L的直接跟随活动关系集合,L表示包含多对象的业务流程事件日志,σ代表L中的轨迹,σi代表轨迹σ的第i个活动,σi+1代表轨迹σ的第i+1个活动,|σ|代表轨迹σ中的活动总数;
所述直接跟随活动关系是指活动间存在紧邻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7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