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管道精准漏点定位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6067.0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晁先东;晁先基;杜浩;严田;杨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云创慧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5 | 代理人: | 郭宗胜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管道 精准 定位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管道检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管道精准漏点定位检测设备,包括市政管道,所述市政管道的内部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内部开设有气压室,所述气压室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贯穿检测器且固定安装有圆块,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弹性连接有位于活动板左端与气压室右壁之间的第一弹簧。与传统装置相比,该装置利用气压流通性强的特点,从而使得气体来不及快速补充,进而通过第一弹簧触发斜杆使得装置停止运动,从而检测出市政管道内壁上的漏点,便于工作人员对漏点进行维修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且比人工检测更加精准和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检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管道精准漏点定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市政管道通常用于天然气或污水等运输作业,为了保障市政管道的正常使用,工作人员会定期将内部排空,对市政管道的内壁进行检漏,从而及时发生漏点,避免更大的损失出现;目前,现有技术在对市政管道进行检漏作业时,对于直径较大的市政管道,采用工作人员进入管道内部进行检查作业,对于直径较小的市政管道,采用注水或注气发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浪费资源较大,且增大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管道精准漏点定位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管道精准漏点定位检测设备,包括市政管道,所述市政管道的内部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内部开设有气压室,所述气压室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贯穿检测器且固定安装有圆块,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弹性连接有位于活动板左端与气压室右壁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检测器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圈,所述活动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检测器的外表面开设有位于两个活动圈之间的第一凹槽,所述气压室与第一凹槽之间通过通道连通,所述检测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检测器的右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检测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竖板和第二横杆,所述圆块的外表面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贯穿竖板和第二横杆且固定安装有停止块。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检测器右端的环块,所述环块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环块右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优选地,所述环块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五个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外侧面(与市政管道内壁的接触面)为曲面,且曲面弧度与市政管道内壁的弯曲度数值相等。
优选地,所述竖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竖板两两一组,每组所述竖板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横杆,所述斜杆位于两个第二横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环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滑移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弹性连接有位于限位块底端的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活动圈的形状为圆环状,且所述活动圈采用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呈现两侧突起而中部凹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凹槽、通气管和斜杆,通过通气管保持气压室和第一凹槽内部气压一致且大于外界气压,遇到漏洞处后,通过气压的瞬间降低,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而带动第一横杆进行运动,进而通过停止块使得检测器停止运动,与传统装置相比,该装置利用气压流通性强的特点,从而使得气体来不及快速补充,进而通过第一弹簧触发斜杆使得装置停止运动,从而检测出市政管道内壁上的漏点,便于工作人员对漏点进行维修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且比人工检测更加精准和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6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