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缠绕式非开挖浸胶玻纤管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5729.2 | 申请日: | 202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阔;李才禧;张永成;姜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管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78 | 分类号: | B29C70/78;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为知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0 | 代理人: | 何银南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缠绕 开挖 浸胶玻纤 管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缠绕式非开挖浸胶玻纤管材的制备方法,属于管道修复管材领域,该制备方法先制备原位固化树脂溶液;然后将玻纤材料置于所述原位固化树脂溶液内进浸润均匀,制成浸胶玻纤材料;再以内膜层为轴,将浸胶玻纤材料连续缠绕在内膜层上,制成玻纤管;最后将无纺布和外膜层依次附在所述玻纤管的外侧,制成浸胶玻纤缠绕管。该方法制备的浸胶玻纤缠绕管可以有效地满足城市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要求,具有施工灵活、安全卫生、强度高、寿命长的特点;浸胶玻璃纤维管材可根据原管网尺寸要求进行生产,满足复杂工况下的施工要求,大大提高管道修复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修复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缠绕式非开挖浸胶玻纤管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下管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网破损、腐蚀、外力破坏等,导致地下管网不能正常运行。传统方法,需要挖开地下管网进行修复,过程投资大、工期长、环境影响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研发了一种非开挖修复管道的管材以及修复方法,如:
中国发明专利CN113389967A公开了一种非开挖修复用原位固化内衬软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呈管状的隔离内膜、结构层、排气层、防紫外线外膜,所述的隔离内膜为PE/PA共挤膜,所述的结构层由浸渍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构成,所述的排气层为筛网状结构,所述排气层的孔眼尺寸不低于2mm*2mm,所述的排气层具有气体排放流道,所述的排气层沿待修管道的轴向纤维粗于环向纤维,所述排气层厚度为0.3-1.0毫米。该发明只能使用热固化树脂,影响产品的适用范围。
中国发明专利CN110167742A公开了管材修理用干性衬里和用于制造干性衬里的方法,制造用于增强管材的干性衬里的方法包括围绕心轴螺旋地缠绕玻璃纤维增强的连续材料,使得玻璃纤维增强的连续材料的后续层至少部分地与该材料的先前层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并且在用树脂浸渍干性衬里以形成CIPP衬里之前将该材料的后续层在该重叠区域中固定至该材料的先前层。该发明中使用含苯乙烯的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因苯乙烯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苯乙烯污染水源和土壤。
中国发明专利CN110939796A公开了一种复合毡环氧树脂胶管及其生产方法,该胶管的管道壁内的第一层为环氧树脂胶,第二层为轴向复合毡,第三层为环氧树脂胶,第四层为玻璃钢纤维纱,第五层为环氧树脂胶,第六层为轴向复合毡,第七层为环氧树脂胶,轴向复合毡在管壁内顺管道轴心方向拉伸包裹,玻璃钢纤维纱按管道轴心线的横向缠绕,轴向复合毡,玻璃钢纤维纱之间用环氧树脂胶浸透并分层包裹,形成管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管道内,外表面光滑,利于拉挤成型等优点。该产品制成的管材,是制备成品管道,无法满足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管道应用的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CN106239930公开了一种CRE缠绕管生产工艺,该工艺在缠绕固化工序中包括的步骤有:将钢制管腔模具安装到缠绕机上,并按铺层工艺在钢制管腔模具的外壁上,缠绕上环氧树脂浸透好的玻璃纤维纱;向钢制管腔模具内部注入高温导热油,并控制油温维持在固化要求范围内;完全固化后排空钢制管腔模具内部的高温导热油,注入低温导热油使钢制管腔模具降温。该GRE缠绕管生产工艺中,对浸泡过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纱进行热固化处理时,是以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的,相对于目前高温蒸汽的加热方式,以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时不需要形成高压,所以在生产的GRE缠绕管内径较大时,不会对加热介质的温度造成影响,设置能够生产内径在1000至2200mm范围内的GRE缠绕管。该发明生产的GRE管材,采用热油固化的管材,产品做好后已经固化,无法满足非开挖修复的要求;另外,由于普通玻璃纤维含碱性物质,这些碱性物质侵袭树脂,加速树脂粉化,大大降低材料性能。
因此,亟待研发一种高强度缠绕式非开挖浸胶玻纤管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缠绕式非开挖浸胶玻纤管材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管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管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低碳高炉多介质喷吹的炉腹煤气温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关电磁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