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2044.2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李浩;崔强;王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合创睿科学仪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广州企权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9 | 代理人: | 余鹏锦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动进样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装置,包括针臂主支架和进样针,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针架,所述针架与针臂主支架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设置有针套,所述进样针安装在针套上,所述针套的顶端贯穿针架并与进样针之间压紧有传感器挡片,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矫正组件;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用第一弹簧、传感器挡片和光电传感器,结合控制程序,有效避免进样针下针过程中遇到硬物被扎弯的情况,从而保护进样针,同时保护了被进样针扎到的部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进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是自动进样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一般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没有设置保护装置,由于机械运动的不可靠性或者人为失误(比如样品盘没有摆正,样品瓶放歪等)的原因,进样针下针过程中容易扎到硬物上,导致进样针被扎弯,还有可能损坏其他部件,甚至有可能伤及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没有设置保护装置,下针过程中容易扎到硬物上,导致进样针被扎弯,还有可能损坏其他部件,甚至有可能伤及人身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进样器进样针防扎弯装置,包括针臂主支架和进样针,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针架,所述针架与针臂主支架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设置有针套,所述进样针安装在针套上,所述针套的顶端贯穿针架并与进样针之间压紧有传感器挡片,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矫正组件,所述活动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针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针臂主支架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柱的顶端右侧,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传感器挡片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进样针包括连接头、针头和螺纹柱,所述针头的顶端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针头的底端依次贯穿针臂主支架和活动板,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在针头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柱的底端贯穿传感器挡片并与针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架呈U型结构,所述针套与针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套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针套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挡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针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固定筒、两个左右矫正轮和两个前后矫正轮,所述固定筒的顶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左右矫正轮设置在固定筒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矫正轮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螺帽与固定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前后矫正轮设置在固定筒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前后矫正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螺帽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向杆、限位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针臂主支架并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针臂主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箱体和活动杆,所述箱体与针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在箱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杆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卡块相对应的三角块,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传感器挡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块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活动杆相对应的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合创睿科学仪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合创睿科学仪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2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