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卡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29101.1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2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彭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G16Y3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丁旭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应用程序 数据 安全 防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卡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安全防护指令,根据所述数据安全防护指令确定待防护应用程序,其中待防护应用程序将物联网卡作为流量供给设备;
接收用户对所述待防护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按照所述操作指令的操作逻辑运行待防护应用程序,得到待防护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或物联网卡的交互数据,其中,交互数据包括数据传送链及数据传送时间;
从所述数据传送链中提取出与交互数据具有关联关系的应用程序集,其中应用程序集包括待防护应用程序及其他应用程序;
确定交互数据在应用程序集中每个应用程序所存在的数据形式,得到与每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数据;
计算每个应用程序的应用数据的数据泄露率,基于数据泄露率加密每个应用数据,得到加密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加密数据的加密复杂度确定物联网卡的流量供给区间段,其中流量供给区间段由流量供给最小值及流量供给最大值决定;
将所述数据传送链拆分为多个传送链节点,选择出物联网卡提供流量的传送链节点,得到流量链节点;
根据所述流量供给区间段依次分配每个流量链节点的流量值,在数据传送时间内,利用流量值驱动流量链节点传送所述加密数据,完成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防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卡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对所述待防护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按照所述操作指令的操作逻辑运行待防护应用程序,得到待防护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或物联网卡的交互数据,包括:
启动所述待防护应用程序,接收用户点击待防护应用程序的界面所生成的操作指令;
利用待防护应用程序的指令解码程序解码所述操作指令,得到待防护应用程序的运行逻辑;
根据所述运行逻辑从物联网卡中请求待防护应用程序的流量运行值,当流量运行值请求成功时,根据所述流量运行值运行待防护应用程序;
在待防护应用程序运行时,时刻监督待防护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及物联网卡的交互过程,所述交互过程包括交互过程所产生的交互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卡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交互数据在应用程序集中每个应用程序所存在的数据形式,得到与每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数据,包括:
从应用程序集中遍历出每个应用程序,并根据每个应用程序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每个应用程序所存储的交互数据的数据形式和数据量,其中,交互数据的数据形式包括压缩形式、加密形式及原格式形式,交互数据的数据量包括全部的交互数据,及部分的交互数据;
将每个应用程序所存储的全部的交互数据或部分的交互数据均转为原格式形式,得到对应的应用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卡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应用程序的应用数据的数据泄露率,包括:
根据每个应用程序的应用数据,构建应用数据集UD,其中UD={ud1,ud2,...,udi,...,udn},udi表示第i组应用数据,n为应用数据集UD所包括的应用数据总数;
根据所述应用数据集UD,构建第i组应用数据与其他每一组应用数据的隶属关系;
根据预构建的数据泄露率计算公式和所述隶属关系,计算得到第t个应用程序泄露第i组应用数据的数据泄露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91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单晶硅片的送料分离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煅烧炉煅后焦循环冷却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