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曲线液压马达凸轮环曲线修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25952.9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辉;谭浩;张超;张小龙;方禹;韩敏;赵旗;徐兵;纵怀志;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线 液压 马达 凸轮 方法 | ||
1.一种内曲线液压马达凸轮环曲线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内曲线液压马达凸轮环的初始曲线,曲线以离散数据点的形式呈现;
(2)对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凸轮环和柱塞组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得到凸轮环初始曲线上各离散数据点的正压力;
(3)计算各离散数据点的曲率半径;
(4)由步骤(2)的正压力的分布和步骤(3)的曲率半径结合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得到各离散数据点的弹性变形,并进一步得到弹性变形后的曲线;
(5)将步骤(4)中弹性变形的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各离散数据点的初步修形量;
(6)将步骤(5)中得到的初步修形量,叠加到初始曲线中进行初步曲线修形,得到初步修形曲线;
(7)将步骤(6)中得到的初步修形曲线,并依据步骤(2)-步骤(4)的方式求得初步修形曲线对应的弹性变形后的曲线,与步骤(1)设计的初始曲线对比,得到最大误差的离散数据点,在初步修形曲线上最大误差所在离散数据点及其前后局部点依据步骤(5)-步骤(6)的初步修形方式进行二次修形,设定一个曲线浮动范围,生成若干二次修形曲线并依据步骤(2)-步骤(4)求得二次修形曲线对应的弹性变形后的曲线,再使用速度叠加法选取二次修形曲线对应的弹性变形后的曲线中脉动最小的曲线做为最优的结果;
(8)针对脉动最小的曲线重复步骤(7),直至脉动不再降低,得到最终的修形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曲线液压马达凸轮环曲线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受力分析考虑惯性力、摩擦力、曲线不同位置压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曲线液压马达凸轮环曲线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于离散数据点,取所求点及其前后点,计算得到所求点的曲率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59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