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式喷雾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23991.5 | 申请日: | 202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快螳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01C15/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杨晓丽 |
| 地址: | 241114***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喷雾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式喷雾器,蒸汽式喷雾器包括:供风机构具有供风口;燃烧机构壳体的一侧具有进风通道且另一侧敞开,进风通道与供风口相连,燃烧机构的一侧穿设于燃烧机构壳体的敞开侧;燃烧器结构,燃烧器结构包括燃烧器内壳和燃烧器外壳,燃烧器壳体内限定出第一加热室,燃烧机构的另一侧穿设于燃烧器外壳内且燃烧器内壳的一侧与该燃烧机构的另一侧相连;排气管结构设于燃烧器内壳的在轴向上远离燃烧机构的另一侧,排气管结构内限定出第二加热室且第二加热室与第一加热室连通,排气管结构具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开口方向背向燃烧机构。该蒸汽式喷雾器的燃烧器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烫伤几率,降低噪声,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式喷雾器的燃烧器结构和蒸汽式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是农林植保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杀虫、消毒杀菌或施肥。喷雾器包括烟雾机和蒸汽式喷雾器,蒸汽式喷雾器是将药剂和助剂分开并单独对助剂进行加热,然后再将常温的药剂与高温加热后的助剂混合喷洒,保证药剂的药性,且蒸汽式喷雾器相对烟雾机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优势。因此,蒸汽式喷雾器的应用更为广泛。
现有的蒸汽式喷雾器在进行使用时,其通过喷雾器内设置的单层吸热盘管进行吸收热量,仅能吸收60%的热量,还有一部分热量通过外壳流失在空气中,造成热量利用率低,而且由于现有的蒸汽式喷雾器通常在燃烧器直接设置排气口排出烟气,但在使用过程中,排气口的烟气或火焰导致高温极容易烫伤使用者,严重时甚至造成火灾等情况的出现,安全系数低且不利于整体操作,同时,机器运行过程中噪声较大,影响用户体验,此外,现有喷雾器在进行点火时,通常采用柱塞泵恒定注油,但此方法会导致喷雾器出现点火慢、点火功率高及油量消耗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式喷雾器,该蒸汽式喷雾器的燃烧器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烫伤几率,降低噪声,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式喷雾器,包括:供风机构,所述供风机构具有供风口;燃烧机构组件,所述燃烧机构组件包括燃烧机构壳体和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壳体的一侧具有进风通道且另一侧敞开,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供风口相连,所述燃烧机构的一侧穿设于所述燃烧机构壳体的敞开侧;燃烧器结构,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燃烧器内壳和与所述燃烧器内壳同轴或平行布置的燃烧器外壳,所述燃烧器壳体内限定出第一加热室,所述燃烧机构的另一侧穿设于所述燃烧器外壳内且所述燃烧器内壳的一侧与该燃烧机构的另一侧相连;排气管结构,所述排气管结构设于所述燃烧器内壳的在轴向上远离所述燃烧机构的另一侧,所述排气管结构内限定出第二加热室且所述第二加热室与所述第一加热室连通,所述排气管结构具有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的开口方向背向所述燃烧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式喷雾器,通过在燃烧器内壳设置排气管结构,并且使得排气管结构的第二加热室与燃烧器内壳的第一加热室连通,并且,排气口的开口方向背向燃烧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燃烧器内壳上设置烟气排气口的方案,可以利用排气管结构将烟气、火焰导向背向燃烧机构的一侧,从而使烟气、火焰的排出方向远离操作者,产生烫伤风险,而且,也可以避免烟气、火焰距离燃烧器内壳过近,进而存在引燃内部油气混合物的风险,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排气管结构的设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内加热管,所述内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加热室,所述内加热管的进口和所述内加热管的出口分别沿所述燃烧器内壳的远离所述燃烧机构的另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加热室;所述燃烧器外壳与所述燃烧器内壳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外加热管,所述外加热管形成余热腔,所述外加热管具有伸出所述燃烧器外壳的进口端,且所述外加热管的出口与所述内加热管的进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加热管为外盘管,所述外盘管沿所述燃烧器内壳的轴向方向螺旋贴设于所述燃烧器内壳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快螳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快螳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3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