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冷式块冰机脱冰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3361.8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鲁平;莫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美斯农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5/10 | 分类号: | F25C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冷式块冰机脱冰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冷式块冰机脱冰机构,涉及块冰机脱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封水平台、升降机构和蒸发器,蒸发器包括若干块横向蒸发板、若干块纵向隔板、冷媒进液管、冷媒回气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蒸发管、脱冰进水管、脱冰出水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进水分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出水分管、以及与脱冰孔一一对应的水管,横向蒸发板上左右贯穿有多个蒸发孔,蒸发孔上下间隔设置,横向蒸发板上还左右贯穿有多个脱冰孔,脱冰孔上下间隔设置,脱冰过程由脱冰进水管、脱冰出水管、进水分管、出水分管、水管、以及依次流经上述管道的水来共同完成,脱冰效率更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块冰机脱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冷式块冰机脱冰机构。
背景技术
块冰机目前通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传统盐水池制冰,一种是直冷式制冰。盐水池制冰速度慢、效率低、不便于转场移动、环境卫生差、冰池盐水易对冰造成污染;直冷式制冰属于新技术具有效率高、干净卫生、易于转场等优点,但其采用热氟融冰的方式,制冷系统复杂,融冰时间长(40分钟以上),融冰过程中压缩机运行工况恶劣,极易损坏制冷系统,因此,发明人针对直冷式制冰的块冰机进行改良,使其融冰效率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冷式块冰机脱冰机构,包括机架、封水平台、升降机构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封水平台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封水平台升降,制冰时所述封水平台上升以密封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取冰时所述封水平台与所述蒸发器相分离且承托制好的冰块一起下降,蒸发器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横向蒸发板,前后相邻的横向蒸发板之间通过纵向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冰格,所述纵向隔板并排设置;横向蒸发板上左右贯穿有多个蒸发孔,蒸发孔上下间隔设置;横向蒸发板上还左右贯穿有多个脱冰孔,脱冰孔上下间隔设置;蒸发器还包括冷媒进液管、冷媒回气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蒸发管、脱冰进水管、脱冰出水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进水分管、与横向蒸发板一一对应的出水分管、以及与横向蒸发板上的脱冰孔一一对应的水管;蒸发管的一端与冷媒进液管连接,蒸发管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蒸发板上全部的蒸发孔后与冷媒回气管连接;脱冰进水管与进水分管连接,脱冰出水管与出水分管连接,水管的一端与对应的进水分管连接,水管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脱冰孔后与对应的出水分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冷媒进入冷媒进液管并到达蒸发管前,水管内的水已从脱冰出水管流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脱冰进水管的高度高于水管的高度,水管的高度高于脱冰出水管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均竖直设置,水管与进水分管连接后形成的夹角A≥90°,且夹角A18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横向蒸发板、纵向隔板和水管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封水平台、横向蒸发板和纵向隔板共同构成制冰用的冰模;制冰时,将制冰用的水装在冰格上,冷媒从冷媒进液管到达蒸发管,蒸发管内的冷媒直接蒸发与冰格内的水换热进行高效制冰,冷媒最终形成气态到达冷媒回气管;脱冰时,将水注入脱冰进水管,水在以及经过进水分管、水管、出水分管后,最终从脱冰出水管流出,水在经过水管时,水与水管、以及与水管直接接触的横向蒸发板换热,使得横向蒸发板、以及与横向蒸发板直接接触的纵向隔板的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格内的冰与横向蒸发板部位、以及与纵向隔板接触的部位最先进行融化,达到冰格内的冰与横向蒸发板、纵向隔板脱离的目的;制冰过程的换热和脱冰过程的换热分别由蒸发管内的冷媒、水管内的水来完成,无需考虑热氟融冰,有效缩短融冰时间,制冰过程和脱冰过程相对独立,使得制冰过程中所用的压缩机的运行工况得到较好的改良,使用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美斯农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美斯农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3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DCIR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快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