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1503.7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宁;刘北贤;黄金光;黄子山;石清洁;周洋洋;任天凯;梅菁;吴仕东;王风光;王子维;赤鹏举;刘军;张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门防撞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该防撞装置包括上下升降的电梯外门,电梯外门上连接固定有位于底部的防撞杆,防撞杆位于电梯外门的内侧,电梯主体上还设有卡槽,卡槽对行程最低点的防撞杆进行卡设限位。该防撞方法采用上述的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电梯外门开启上移时,防撞杆随电梯外门上移,电梯外门关闭时,防撞杆下移进入卡槽内形成限位卡设,底部的防撞杆防止车辆在电梯运行中冲出门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撞杆跟随电梯外门同步升降,电梯外门开启时,防撞杆随电梯门自动上移,不影响施工电梯的进出,电梯外门关闭时,防撞杆自动下移进入卡槽内,防止电动车斗车在电梯运行中冲出门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发展,房建项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更多的材料运输使用小型电动车代替传统的手拉斗车。为了防止电动车在施工电梯垂直运输过程中冲撞电梯,甚至冲破电梯门,需要在电梯单向开的门设置防冲撞的措施,以保证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解决了现有施工电梯易被电动车冲撞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包括上下升降的电梯外门,电梯外门上连接固定有位于底部的防撞杆,防撞杆位于电梯外门的内侧,电梯主体上还设有卡槽,卡槽对行程最低点的防撞杆进行卡设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梯外门包括电梯门框和格栅护板,格栅护板固定在电梯门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梯主体包括电梯底板,卡槽焊接固定在电梯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槽为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槽上的槽道为竖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槽卡设防撞杆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撞杆为矩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梯外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与防撞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包括一根水平支撑的杆件和一根倾斜支撑的杆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梯外门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连接杆焊接连接,连接杆与防撞杆焊接连接。
一种施工电梯门防撞方法,采用上述的施工电梯门防撞装置,电梯外门开启上移时,防撞杆随电梯外门上移,电梯外门关闭时,防撞杆下移进入卡槽内形成限位卡设,底部的防撞杆防止车辆在电梯运行中冲出门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撞杆跟随电梯外门同步升降,电梯外门开启时,防撞杆随电梯门自动上移,不影响施工电梯的进出,电梯外门关闭时,防撞杆自动下移进入卡槽内,防止电动车斗车在电梯运行中冲出门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电梯外门,2-电梯底板,3-卡槽,4-防撞杆,5-连接杆,6-连接板,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1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