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瓶标签智能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0461.5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森;曾仕豪;黄嘉伟;敖荟兰;李戴仁;钟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郑红萍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瓶 标签 智能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包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酒瓶标签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传输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沿水平方向穿过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具有循环的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酒瓶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抵接酒瓶左侧的第一夹件,以及抵接酒瓶右侧的第二夹件,本发明通过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能够将酒瓶稳固在输送面上,能够在酒瓶标签面不被阻挡的状态下被视觉检测机构检测,稳定性和检测精度更高,同一时间能够检测更多的酒瓶标签,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酒瓶标签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因扁平玻璃酒瓶并非圆柱形回转体,在其上粘贴标签时,需要确保标签与瓶身之间设定的相对位姿,若标签粘贴倾斜、偏移或漏贴,则该瓶酒将被视为次品。目前,相关生产厂家,如:劲酒等,一般通过大量人工在生产线上检测瓶身标签的粘贴缺陷,工作强度大、易疲劳,效率低。目前,对于对称回转型玻璃制品标签粘贴质量的检测,已经存在有效的自动检测方法如:啤酒瓶等。但由于对称回转型玻璃瓶上的标签,只需要满足标签与瓶身之间的相对姿态,而对相对位置没有严格要求。因而其所用的自动检测方法并不能胜任扁平玻璃瓶标签粘贴质量的检测。
现有扁平酒瓶在运输的过程,一般通过档杆防止酒瓶在输送带跌落,但挡杆会遮挡标签,其遮挡补位无法被检测,且两根挡杆的间距一定大于酒瓶的宽度,以使得酒瓶能够在两根挡杆之间移动,因此运输过程会导致瓶身不正,存在一定的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酒瓶标签智能检测设备,通过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夹持输送带上酒瓶的两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酒瓶瓶身不正而导致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酒瓶标签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传输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沿水平方向穿过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具有循环的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酒瓶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抵接酒瓶左侧的第一夹件,以及抵接酒瓶右侧的第二夹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第一夹件包括触发部以及设置在触发部两侧的执行部,所述触发部抵接酒瓶左侧时引导执行部夹持酒瓶左侧的两个纵向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件还包括沿输送面垂直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传输机构宽度反向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触发部包括贯穿固定部并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朝向第二夹件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板,所述固定销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抵接在固定部和抵接板之间,所述抵接板的两侧还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执行部包括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端与连接板枢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带以及设置在第一传输带两侧的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夹件等间距地设置在第一传输带上,所述第二夹件等间距地设置在第二传输带上。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轴件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轴件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一轴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件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二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上设置有可锁定第四带轮的锁定组件,第一传输带套设在第二带轮和第四带轮上,所述第二传输带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三带轮上。
优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嵌合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轴件上,所述滑动套朝向第四带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环体,所述滑动套朝向侧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三带轮同轴嵌合滑动地设置在滑动套上,所述滑动套上还套设有碟簧,所述碟簧位于第一环体和第三带轮之间,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侧板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朝向第二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0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