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O2 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20296.3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全;李瑞涛;刘文;宫树彬;徐铎;衣同刚;王君才;马晓敏;闫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65/06 | 分类号: | C08F265/06;C08F220/14;C08F212/08;C08F2/44;C08K9/10;C08K3/36;C08L51/00;C08L27/06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欣 |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第一种子胶乳,制备第二种子胶乳,制备内核,预包覆,制备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制备第二种子胶乳,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氰基戊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木质素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去离子水加入反应器中,控制反应器的温度为40‑45℃,搅拌,得到第二种子胶乳;本发明制备的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分散性好,而且能够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低温抗冲击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耐磨性、透明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CR树脂是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聚氯乙烯抗冲改性剂,兼具抗冲击改性和加工改性双重功能的塑料助剂,由于其具有核/壳结构,使聚氯乙烯树脂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耐候性、稳定性、加工性,且性能与价格比适中,可明显改善聚氯乙烯熔体流动性、热变形性, 促进塑化、制品表面光洁美观。主要用于硬、半硬聚氯乙烯制品中,特别是化学建材,如异型材、管材管件、板材、发泡材料等,而且特别适合于户外用制品中,是当今用量大也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一类抗冲改性剂。
但是现有的ACR树脂在-25℃以下会失去弹性,导致ACR树脂的低温抗冲击性差,此外,ACR树脂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分散性差,导致在加工中易团聚,而且ACR树脂与聚氯乙烯树脂在加工中还存在相界面问题,会导致聚氯乙烯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耐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ACR树脂与无机纳米粒子进行复合,复合后的无机纳米粒子包裹于ACR树脂内,能够提高ACR树脂的低温抗冲击性,还会解决ACR树脂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相界面问题,但是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不能解决ACR树脂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分散性差的问题,还会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耐磨性,而且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还会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透明度。
中国专利CN102485790B公开了一种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制备种子乳胶;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制备内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反应性乳化剂烷基酚醚硫酸铵为复合乳化剂,利用转相乳化法制备外壳;制备的SiO2/ACR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但是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分散性差,易团聚。
中国专利CN101445637B公开了一种纳米SiO2/ACR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超声辅助预乳化单体,乳化剂采用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以丙烯酸乙酯作为单体,制备种子胶乳;以甲基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乙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与化合物CH2=CHRCH2COOR'组成复合交联剂,制备内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BIS与CH2=CHRCH2COOR′组成复合交联剂,制备外壳;在壳制备的同时加入经软水、硅氧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乳液,使SiO2在核壳型聚丙烯酸酯(ACR)外壳进行接枝反应;最终获得具有优异抗冲击等性能的纳米SiO2/ACR复合粒子;制备的复合粒子作为抗冲击改性剂在制备聚氯乙烯中的应用中,具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分散性以及力学性能,但是会影响聚氯乙烯的透明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0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企业能耗双控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