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组件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4922.8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6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请求不公布姓名;张楠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包莉莉;翟姝红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组件 电子设备 | ||
1.一种工作组件,适于工作在散热风道中,所述散热风道的入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热元器件;
第一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发热元器件相对应;
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散热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至少一端超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对应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密度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密度相同,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高度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高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密度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密度不同,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高度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翅片总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翅片总表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包括散热主体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主体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壳体的导向凸起可移动地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主体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散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散热主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边缘,所述导向槽由所述导向部的侧面向内凹入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热元器件构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列发热列,靠近所述入风口的至少一列发热列中发热元器件的数量大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列发热列中发热元器件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发热列包括多组发热元器件组,沿第二方向,相邻两组发热元器件组之间的间隙大于各所述发热元器件组中相邻两个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列所述发热列中,端部区域的发热元器件组中所述发热元器件的数量大于中部区域的发热元器件组中所述发热元器件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列所述发热列中,位于两端的两个发热元器件组中所述发热元器件的数量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入风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49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