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底中二合一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0399.1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聂彪;吕鹏;张纪斌;张梓晗;张伟;吴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2 | 分类号: | C09D163/02;C09D5/10;C09D5/24;C09D7/61;C09D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烯底中二合 一环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底中二合一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包括由石墨烯、聚苯胺、锌粉、填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溶剂组成的甲组份以及由固化剂和第二溶剂组成的乙组分。本发明所制备的漆膜涂料将底漆与中间漆合二为一,在保持防腐性能的同时简化了施工工艺,从而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腐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底中二合一防腐涂料。
背景技术
腐蚀是金属、混凝土、木材等物体受周围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损坏的现象。据相关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00亿~10000亿美元,约是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总和的6倍。在我国,每年在钢结构上由于腐蚀造成的损失约5000亿元,占GDP的2%左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多种技术,减缓腐蚀发生的速度。
目前,在户外钢结构防腐上使用最广泛的为环氧防腐涂料,而为在户外钢结构上达到优异的防腐效果,一般对钢结构进行三层防腐漆的喷涂,底层为环氧富锌涂料、中间层为环氧中间漆、面漆则为聚氨酯或者氟碳涂料。含有大量锌粉的底漆起到电化学保护的作用,中间漆具有封闭效果阻隔水汽的渗入,面漆具有耐候和装饰作用,三者作用不同,为达到重防腐效果缺一不可,但由于为达到理想重防腐效果需要在钢结构上涂覆三层防腐漆,施工流程及时间长,相应的成本就会增加。而市面上也有提供钢结构的两层漆膜涂料,但这种涂料防腐效果一般(耐盐雾时间一般在500-1500h),不能达到重防腐所需的耐盐雾时间,只能用于室内钢结构的轻防腐。
传统的防腐涂料耐盐雾寿命大多为2000-3000小时。专利CN 208328675 U提供的具有石墨烯锌的重防腐体系的耐盐雾时间可以达到6000h左右,但是要达到该种防腐时间要求其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改性石墨烯锌底漆层,片层石墨烯中间漆层及云铁环氧中间漆层和铁路第六或第七套防腐体系面漆层,一共需要涂覆四层漆膜,施工流程复杂,时间成本高。专利CN103173095A介绍了一种以二甲苯与异丁醇为溶剂的石墨烯环氧富锌涂料,降低涂层厚度的同时最长防腐时间达到了1000h左右,但是该涂料所用溶剂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二甲苯,且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钢结构防腐的要求越来越高,该专利介绍的涂料在涂覆中间漆和面漆的情况下防腐时间最大到达2000-3000h,与传统的防腐涂料性能相差不大,只是降低了锌粉的含量,减少了在焊接时产生的氧化锌雾气。专利CN102604533 A介绍了一种聚苯胺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防腐涂料,其将苯胺与盐酸的氧化石墨烯混合在一起,经过氧化还原过程和一系列离心、洗涤、过滤、干燥过程后制备得到聚苯胺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在将其经过研磨掺杂到涂料中,从而制备得到聚苯胺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防腐涂料,该涂料制备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用与工业化批量生产。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漆膜涂料,其具有优异的防腐效果且能简化生产和施工流程及时间,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底中二合一环氧防腐涂料,该涂料涂抹后形成的漆膜效果相当于传统底漆加中间漆所能达到的效果,这样在保证具有优异防腐效果的同时简化施工工艺流程、缩短施工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底中二合一环氧防腐涂料,其特点在于,所述涂料包括能固化成膜的甲组份和含有固化剂的乙组分。所述甲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的构成为:石墨烯0.1-3wt%,聚苯胺0.01-1.5wt%,锌粉10-40wt%,填料10-30wt%,固含量为75%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溶液20-40wt%,余量为第一溶剂。所述乙组分的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的构成为:固化剂40-60wt%,第二溶剂40-6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0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