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9359.5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明;胡风鸾;昌永春;昌文华;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苏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6;B60L53/38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戴丽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受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包括受电装置本体,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的一端部均固定套设有两个辅助套筒,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四个辅助条、四个搁置板、八个螺纹孔,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通过设置了辅助套筒、辅助条、搁置板、螺纹孔和限位条,依次将四个搁置板的顶端分别与车辆的底部相靠近,车辆底部本身开设有圆槽,两者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车辆与搁置板进行限位与固定,保证了受电装置本体安装后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的受电装置本体焊接后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具备电池(电负载)的车辆供给电力来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非接触充电系统,在存在多个送电装置的情况下,从送电线圈以弱励磁的方式产生随机信号,由车辆检测该随机信号,在车辆与送电装置之间确认出随机信号一致时,进行车辆与送电装置之间的配对,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副线圈,受电控制部,其对受电线圈和副线圈的电力的接收进行控制。
但受电装置通常使用焊接的方式将其安装到车辆的底部,因此在受电装置的表面受到磨损时,不方便将其拆卸与更换,耗时耗力,且受电装置表面未设有防护结构,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受电装置的表面受到磨损时,不方便将其拆卸与更换,耗时耗力,且受电装置表面未设有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包括受电装置本体,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的一端部均固定套设有两个辅助套筒,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四个辅助条、四个搁置板、八个螺纹孔和八个限位条,四个所述辅助条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辅助套筒的顶端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搁置板的底端分别与四个辅助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搁置板的顶端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相邻的两个所述螺纹孔设置的位置均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八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条,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设置的位置均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底板、两个搁置垫、多个抵挡条和两个遮挡套,四个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底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电装置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搁置垫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遮挡套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搁置垫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抵挡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遮挡套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抵挡条设置的位置均为等间距排列,两个所述遮挡套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次将四个搁置板402的顶端分别与车辆的底部相靠近;
步骤二,车辆底部本身开设有圆槽,依次将八个限位条404同时嵌入到螺纹孔403和圆槽的内部,
步骤三,两者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车辆与搁置板402进行限位与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苏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苏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9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运输的公路用水马
- 下一篇:一种低漏电超级电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