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纱管分类装置及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6251.0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娟;刘新金;苏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郭琪 |
地址: | 214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管分类装置及分类方法,属于纺纱技术领域,包括纱管整理装置、纱管分类装置、分类箱传输装置,通过将纱管经整理箱的整理后以大直径端的状态落入至分类转盘中,在分类转盘的带动下使得需要分类的纱管沿着分类盘的半个圆周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使得拍摄装置对纱管的进行充分拍摄,拍摄装置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递给分类控制系统,分类控制系统通过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使得纱管下落至下方循环转动的相应的分类箱中,继而实现对纱管的快速、精确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管分类装置及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传统纺纱产业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反映在装备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高速高效化及低能耗等方面有显著进步,并促进了产品向优质化、多样化转移。自动化的纺纱工艺装备正在广泛使用,“机器换人”的步伐加快。采用连续化纺纱技术,缩短传统纺纱工序,也是实现“机器换人”、减少劳动用工的重要途径。采用智能化技术,使传统纺纱生产向在线自动监控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纺纱关键器材制造技术的进步,为纺纱设备实现高速运转创造了良好条件。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通过对粗纱进行数十倍的牵伸并加捻,纺制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细纱,细纱的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同时细纱工序也是棉纺织厂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纺织厂生产规模的大小就是以细纱机总锭数表示的,细纱机单产的高低反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细纱的质量、原料物料耗电量等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是纺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体现。细纱工序消耗的多少决定了纺纱的成本,细纱千锭时的断头率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
细纱生产过程中,纱管是所生产的细纱的卷绕元件,由于环锭细纱机对细纱的卷绕采用的是小卷装,且细纱机的锭子数量多,因此细纱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纱管数量庞大。所生产的小卷装的细纱需要输送至络筒工序进行大卷装的加工,也就是将纱管上的细纱退绕后重新卷绕,退绕以后的空纱管需要重新再输送至细纱机进行使用,在纱管的反复使用过程中对纱管的管理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实现数量庞大的纱管的自动管理的自动理管装置应运而生。自动理管过程中,对纱管的种类的在线实时识别以及识别后的重新分类是其关键的技术所在。目前的自动理管装置中采用气缸对识别后的纱管进行重新分类,气缸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额外的气体装置,继而增加额外的使用能耗,同时由于气缸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来回抽拉,从而使得气缸的使用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纱管分类装置,包括纱管整理装置、纱管分类装置、分类箱传输装置,
所述纱管整理装置包括放管箱、整理箱和纱管输送筒,所述放管箱为空心的且两端开放的梯形体,所述放管箱的内侧面光滑,所述放管箱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放管箱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沿着放管箱的高度方向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放管箱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放管箱上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的长度为纱管长度的3-4倍,所述放管箱上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的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且为纱管的最大端直径的5-6倍,所述放管箱下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的长度为纱管长度的1.2-1.5倍,所述放管箱下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的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且为纱管的最大端直径的1.1-1.2倍,
所述放管箱的下部设置有整理箱,所述整理箱为空心且两端开放的梯形体,所述整理箱的内侧面光滑,所述整理箱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整理箱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整理箱的上端口与放管箱的下端口之间连接且连通,所述整理箱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沿着整理箱的高度方向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整理箱上端口的横截面的长度等于放管箱的下端口的横截面长度、宽度等于放管箱下端口的横截面宽度,所述整理箱下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的长度小于纱管的长度且为纱管的最大端直径的1.1-1.2倍,所述整理箱下端口的长方形横截面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且为纱管的最大端直径的1.01-1.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学院,未经无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