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4329.5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王凤艳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加工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套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用于使支撑框相对工作台进行旋转的旋转件;所述支撑框上设有多个用于对陶瓷筷进行浸釉的浸釉机构,且工作台外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釉浆进行盛放的上釉池,此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通过设有的工作台、支撑合租以及支撑框,同时在支撑框上设有的浸釉机构,从而在陶瓷筷进行浸釉时,在配合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以及收集盘的作用下,从而实现对收集盘上多个陶瓷筷进行稳定固定的同时,实现对其进行自动浸釉的作用,不仅实现陶瓷筷自动快速浸釉,提高陶瓷筷生产效率,便于陶瓷筷后续生产加工,同时有效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施外釉。
目前,现有的陶瓷筷子在进行生产时,通过在模具中高压注浆,将陶瓷筷子压制成型,且压制成型的陶瓷块其一端带有挂孔,便于后续的加工,随后陶瓷筷子经过晾晒一段时间后出模,工作人员将其擦除表面的灰尘,再对筷子的一端进行上釉,且现有的陶瓷筷子其浸釉方式为:人工使用一个光滑的杆子,通过陶瓷筷子的筷尾的挂孔,将其相互串连在一起,再将其相互之间分隔成一定距离后,再放入釉浆中进行浸釉,而该过程中,不仅操作繁琐,同时人工浸釉无法保证陶瓷块上釉的均匀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加工自动浸釉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套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用于使支撑框相对工作台进行旋转的旋转件;
所述支撑框上设有多个用于对陶瓷筷进行浸釉的浸釉机构,且工作台外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釉浆进行盛放的上釉池,所述浸釉机构通过支撑框转动至上釉池处,对陶瓷筷进行自动浸釉;
所述工作台外侧且偏离上釉池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中转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上均设有用于对陶瓷筷进行收集的收集盘。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电机,所述支撑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且第一旋转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通过轴承转动套接在支撑柱外侧,且旋转套筒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架,多个所述连接架与支撑框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旋转件,从而使支撑框相对于工作台进行驱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外侧环绕设有四个移动槽,所述浸釉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浸釉机构分别与移动槽连接;
所述浸釉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处的升降块,所述移动槽处设有用于使升降块相对于支撑框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块位于移动槽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壳,所述升降壳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滑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升降壳上设有使连接架相对于升降壳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件;
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且旋转轴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位于连接架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连接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用于对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术学院,未经广州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4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