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2244.3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函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至储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樊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矩阵 管理 独立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获取每个电池单体的实时电量信息和故障信息;S2,遍历统计出预设的工作链路中的问题电池单体,采用充放合理规则对问题电池单体进行替换,形成最新链路;S3,对非工作链路的电池单体进行替换标记,在设定周期内对电池单体进行替换标记次数统计,并设置替换优先级;S4,采用均衡分配规则优先替换非工作链路中优先级高的电池单体,直至电池单体优先级相同。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对每个电池单体进行独立控制,并对工作链路进行高效替换,保证对储能电池的高效控制,保证电池单体的一致性,保证储能电池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储能电池的控制,大部分采用控制电池簇的模式,并不能对电池单体进行单独控制,故也不能做到对储能电池的高效控制。
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小组串电池包阵列的安全高效电池储能系统”,其公开号为CN217545611U,属于电池储能技术领域,采用创新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连接方式与架构,通过柔性化小组串电池包阵列及多个低压直流电池包模块构成电池包阵列组串,并细化一致性管控颗粒度,全电芯监测与小组串电池包阵列的能量调控,但是公开号为CN217545611U的中国专利涉及对电池包进行控制,且没有涉及具体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储能电池采用控制电池簇的模式导致不能对储能电池进行高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及系统,对每个电池单体进行独立控制,并对工作链路进行高效替换,保证对储能电池的高效控制,保证电池单体的一致性,杜绝电池内部环流问题,保证储能电池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电池矩阵式管理的独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获取每个电池单体的实时电量信息和故障信息;
S2,遍历统计出预设的工作链路中的问题电池单体,采用充放合理规则对问题电池单体进行替换,形成最新链路;
S3,对非工作链路的电池单体进行替换标记,在设定周期内对电池单体进行替换标记次数统计,并设置替换优先级;
S4,采用均衡分配规则优先替换非工作链路中优先级高的电池单体,直至电池单体优先级相同。
本发明中,对整个储能电池的控制,首先通过对单个电池单体的精确采集,获取相应的电量信息和故障信息,随后对预设的工作链路中的问题电池单体进行统计,依据充放合理规则替换问题电池单体,形成的最新链路作为下一次替换的基础;非工作链路的电池单元进行替换标记,采用均衡分配规则进行替换,以保证电池单体的一致性;本发明对每个电池单体进行独立控制,并对工作链路进行高效替换,保证对储能电池的高效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采样单元获取相应的电池单体的实时电量信息,所述实时电量信息包括电池单体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以及内阻信息;
S12,将实时电量信息与正常电量信息进行对比,并得到故障信息;
S13,实时电量信息发送至采样模块中进行汇总,并统一发送至电池系统管理单元。
本发明中,对于采集的过程,利用采样单元进行采集,采样单元能够进行对于电池单体的实时电量信息以及故障信息的采集;对于故障信息的采集则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即利用实时电量信息与正常电量信息进行对比,当其中一种实时电量信息的数据在正常电量信息数据的安全范围之外,则标记为故障,记录下相应的故障信息,必要时,还可以为故障信息进行分类;此外,电池系统管理单元能够对整个系统中的电池单体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充放合理规则具体为:
巡检找出与问题电池单体实时电量信息相关数据最接近的若干个非工作链路电池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至储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新至储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2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全景联闭锁逻辑生成及验证方法
- 下一篇:晶片载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