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液器固定结构及旋转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9245.7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0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峰;谷欢欢;张荣婷;王杰;王晶;黄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31/00;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液器 固定 结构 旋转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固定结构及旋转压缩机,分液器固定结构包括:底板,包括用于与旋转压缩机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弧形面;两个支撑侧板,设置在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底板连接,以共同围成用于容纳分液器的容纳腔;调节顶板,沿靠近或远离分液器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于容纳腔且与底板或支撑侧板连接,调节顶板包括用于与分液器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二弧形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固定结构无法使分液器完全避开低频共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液器固定结构及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低噪声振动压缩机是压缩机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分液器一般是压缩机中振动最大的部件,导致其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液器低频模态共振。
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压缩机在匹配空调系统时,其对空调系统噪声影响贡献较大的因素之一为500Hz内的分液器低频模态共振,而通常分液器的第一阶上部切向摆动与第二阶上部径向摆动模态易出现在500Hz以内,从而易产生共振,使分液器的振动噪声大,并影响分液器的可靠性。
对此,有人提出了一种分液器固定结构及旋转压缩机,该固定结构通过将减振垫设计为不同厚度与硬度的多段式结构,解决了减振垫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分液器的振动噪声。但是这种固定结构只是减小了共振峰值,并未真正解决共振问题,且已有的分液器固定结构大部分为支架、减振垫和压板的组合,这类型固定结构的分液器前两阶模态频率通常较低,即使通过增加支架厚度、高度及设置多压板的形式,也无法将分液器前两阶模态有效地提高到500Hz以上,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还有人提出了一种支撑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该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了支撑架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分液器振动噪声。但是这种固定结构虽然能有效提高分液器的前两阶模态,但依旧无法完全使分液器前两阶模态均大幅提高至500Hz以上,从而无法使分液器完全避开低频共振,且仍然为支架、减振垫和压板的组合,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固定结构及旋转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固定结构无法使分液器完全避开低频共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固定结构,包括:底板,包括用于与旋转压缩机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弧形面;两个支撑侧板,设置在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底板连接,以共同围成用于容纳分液器的容纳腔;调节顶板,沿靠近或远离分液器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于容纳腔且与底板或支撑侧板连接,调节顶板包括用于与分液器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二弧形面。
进一步地,分液器固定结构还包括调节螺钉,调节顶板通过调节螺钉与底板或支撑侧板连接,以通过转动调节螺钉来调节调节顶板与分液器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调节顶板的数量为一个,一个调节顶板沿靠近或远离分液器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于底板。
进一步地,调节顶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顶板与两个支撑侧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调节顶板均沿靠近或远离分液器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于相应的支撑侧板。
进一步地,第一个支撑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与分液器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二个支撑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与分液器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其中,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120°。
进一步地,分液器固定结构还包括两个加强筋,两个加强筋与两个支撑侧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加强筋的一端与相应的支撑侧板连接,各个加强筋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筋与相应的支撑侧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或者加强筋与相应的支撑侧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位置处接触。
进一步地,一个加强筋的靠近分液器的一侧与另一个加强筋的靠近分液器的一侧之间的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9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