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驴欺口栽培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0813.7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兰金旭;王静;练从龙;陈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李松莲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驴欺口 栽培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驴欺口栽培种植方法,可有效解决种植驴欺口出苗率低、汛期易死苗,保证产量和药效的问题。当年10月按照不同头状花序的成熟时间分批采收。采收时将整个花序剪下,置通风阴凉处晾干后,脱粒后即可进行秋播。同年10月上旬,可直播繁殖。前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整地,深耕30cm,既有利于土壤熟化,又可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种子浸泡24小时后播种,保持畦面湿润但不能有明水,苗高15cm按行间距10cm间苗,次年3月种苗长至高15cm时,按照行间距15~20cm进行补苗、间苗,在每年6~7月汛期到来前,挖好排水沟,及时排水,做好日常田间管理。第二年或第三年10月份地上枯萎至次年3月,去掉地上部分,留下根茎,晒干或烘干,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驴欺口栽培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驴欺口宜生于温暖的生长环境,耐寒怕涝,分布于华中、华北和东北区域。野生种多生长在山坡草丛、阳坡等地。驴欺口为深根性植物,喜光、肥。适宜于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pH6.5~7.5。黏性土壤、涝洼地块不适合种植。驴欺口为多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直立,密被白色绵毛和腺毛,基部有残存的纤维状撕裂的褐色叶柄。叶纸质,互生,长20-35cm,宽10~18cm,二回羽状分裂,齿和裂片具刺,背面被白色绵毛。复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2~3个复头状花序,直径3~5cm。头状花序长1.6 cm。总苞片14~17个。花两性,小花蓝色,花冠裂片线形,全育,花冠筒状。瘦果被淡黄色长直毛。花期一般在7~8月,果期9~10月。
驴欺口适应性强,但以北方的栽培品质较好。在北方可以正常越冬。当5cm土层地温达到10℃,植株开始返青。3~5月为茎叶生长期,6~7月份为地下快速增长期,7月下旬进入开花期,9月下旬种子陆续成熟。11月份地上部分干枯,温度降至-10℃,芦头可以经受低温,仍可安全越冬。
驴欺口属于主根系植株,侧根较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从芦头处长出多条地上茎,一般只有一个主茎较为粗壮。驴欺口第一年产量较低,第二年产量较高。当生长超过三年后,地下主根开始腐烂,从芦头处或主根顶部向下1cm的地方再形成新的根系,原根系从根尖处开始腐烂。驴欺口根部横切后,呈现黑色的纤维状残留。药用部分为根, 呈圆柱形, 上粗下细, 稍扭曲, 长2 ~ 5 cm,直径0.4 ~ 3cm,老根表面灰棕色, 有纵皱纹, 幼根较光滑, 顶端丛生棕色硬毛。鲜根较脆, 干后坚硬。断面外圈棕色, 木质部黄白色, 老根断面上有明显的黑色显微环。
禹州漏芦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驴欺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驴欺口栽培种植方法,可有效解决驴欺口资源日渐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驴欺口栽培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山区中土层深厚、有坡度的土地种植,或新垦荒地,前作收获后及时进行整地,深耕30cm,驴欺口下种前再翻耕一次,翻耕时施堆肥或腐熟厩肥3000~4000 kg/亩基肥,将肥料撒于土壤表面,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做成宽110~130cm高畦,畦沟宽25~35cm,畦面呈龟背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0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的印花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