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6786.6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4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馨颖;陈旭;唐新朋;王嘉宁;吴雨思;赵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馨颖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G3/16;H01R13/62;H01R13/6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王立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用光 组件 接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承载盒和第二承载盒,所述第一承载盒和所述第二承载盒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承载盒和所述第一承载盒两端均安装有橡胶密封板,所述橡胶密封板开设有排线结构,多个所述橡胶密封板上分别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和滑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卡接结构,将接线端卡接到接头卡接座的内部,可以对接线的端头处进行挤压防护,接头卡接座为绝缘材质,可以保证接线端头的绝缘性,同时外部的第一承载盒和第二承载盒可以对接线进行防护,并对接线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重新接线时,只需要将第一承载盒和第二承载盒之间的连接打开,从而可以直接进行重新接线处理,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公知光伏发电的过程中,若光伏发电组件的连接处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现有的光伏发电组件中,接线大多使用绝缘胶带进行缠绕,而插头接线的位置也大多暴露在空气中,且为了保证插头和插销的安全性现有的方式依旧通过缠绕胶带或套设一层热熔防水管,这就使得插头内部发生损坏时需要全部进行破坏性拆卸,较为麻烦,接线过程较为浪费时间,同时现有的接线装置中无法自主断开接线和接头的连接,这就导致了在出现短路明火现象时线路会持续蔓延燃烧,为此,需要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承载盒和第二承载盒,所述第一承载盒和所述第二承载盒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承载盒和所述第一承载盒两端均安装有橡胶密封板,所述橡胶密封板开设有排线结构,多个所述橡胶密封板上分别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和滑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承载盒上安装有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上部接头卡接座,两个所述上部接头卡接座均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下部接头卡接座,所述上部接头卡接座和所述下部接头卡接座外部均开设有适应插头形成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结构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光伏发电机组的接线插头卡接到上部接头卡接座和下部接头卡接座中的卡槽中,从而通过卡槽对接线插头进行固定和限位,且通过驱动结构将两个插头之间进行连接,完成插头之间的接线处理。
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于所述上部接头卡接座的外部,所述下部接头卡接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一个所述上部接头卡接座和一个所述下部接头卡接座的外部连接有电磁铁,另一个所述上部接头卡接座和另一个所述下部接头卡接座的外部开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相适配的磁吸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结构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接线放置入第二螺纹孔的内部,且通过转动螺栓,将螺栓向下移动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从而对放置入第二螺纹孔内部的接线进行固定,将电磁铁与磁吸槽之间进行连接,完成导电处理。
优选的,驱动结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盒上,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微型正反转电机,所述微型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结构中,通过启动微型正反转电机可以带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主动齿轮的旋转会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动齿轮的转动会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接头卡接座进行位置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盒和所述第二承载盒的外部均安装有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馨颖,未经刘馨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6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阴极保护参比电极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