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时接地线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6487.2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霍明亮;王佰淮;刘佩东;刘俊灼;王昕煜;方学珍;方晓萌;隋皓冰;任一;孙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G01S19/33;G01L9/00;H01R43/00;H01R4/6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接地线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接地线管理方法,包括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所述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显示装置集成在截面为正方形的环型结构上,整体与接地棒通过增稳结构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接电线夹处;所述定位系统显示接地棒所处经纬度信息;深度传感器利用红外线技术测距;压力传感器通过接电线夹的关合影响压力模块数据变化;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本发明对临时接地线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增加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帮助作业人员实时掌握接地线状态,提高作业质量减少误操作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实现接地线移动化、数字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时接地线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临时接地线常用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发生调整、电气设备的状态转换、检修等操作过程中。但是在使用临时接地线时,往往会出现接地棒接地深度不足、多组接地时的漏拆除、拆除顺序错误和夜间不宜查找等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调整、设备检修效率,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针对此类情况,设计出一种新型接地线管理方法,该接地线集成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可以在显示装置中显示该接地棒专属编号、经纬信息、埋地深度并判断是否合格,以及接电线夹是否与设备或线路连接,可有效提高工作质效和安全水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时接地线管理方法,以解决在使用接地线的过程中出现接地棒接地深度不足、多组接地时的漏拆除、拆除顺序错误、夜间不易查找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时接地线管理方法,包括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所述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显示装置集成在截面为正方形的环型结构上,整体与接地棒通过增稳结构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接电线夹处;
所述定位系统通过实时显示接地棒所处经纬度信息,将经纬度信息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深度传感器利用红外线技术测距,并将计算产生的深度信息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接电线夹的关合影响压力模块数据变化,实时反应当前工作状态,并将工作状态信息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所述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定位芯片和通信模块,所述定位芯片包括GPS定位和北斗定位,用于对所述接地棒实时定位;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接地棒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安装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对整个系统运行供电,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所述环形结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深度传感器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模转换模块,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反射的红外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的数据;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敏原件、测量电路、信号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测量电路为惠斯通电桥,用于输出电压量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模拟电压量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到所述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开关、发光二极管、蜂鸣报警器、信号收发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开关包括总开关和分开关,所述总开关控制所有系统,所述分开关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和蜂鸣报警器;所述信号收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定位系统、深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接地线的经纬度、接地棒深度、接电线是否悬空及接地线编号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6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