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服务网格来编排实时视频分析任务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6312.1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1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姜承祥;吴风蛟;吕超;张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04 | 分类号: | H04L67/1004;H04N21/2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盛赟;蔡悦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服务 网格 编排 实时 视频 分析 任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网格来编排实时视频分析任务的方法和系统。网格管理服务在对机房内云服务器划分网格,在每个网格启动视频流传输子节点以用于视频流订阅转发,视频分析任务的分发由任务分发服务管理,选择负载最低的网格来计算,实现负载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尤其涉及分布式计算和视频分析能力调度编排技术。
背景技术
当今,视联网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采用该技术的视频安防行业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应用,随着安防行业不断发展,传统安防领域如金融、公安、交通、电信等应用将更加深入;新兴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增长较快;在民用领域如智能楼宇、社区、居民安防应用也快速增长;客户的需求呈现按场景越来越个性化与碎片化的特点。在不同的安装场景,客户对摄像头视频有不同的要求,如常规高清视频、红外夜视视频、深度视频等,目前丰富的安防场景,带来了海量视频流需要传输、计算,并输出检测结果。其中的视联流传输、计算过程对需使用大量机房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计算能力,传统的互联网负载均衡节点只能处理大并发“请求-响应”类请求,不能对长连接的视频流传输做好负载均衡与集群平滑扩容。为了应对海量视频流实时处理场景,解决该场景下视频计算能力平滑扩容与负载均衡问题,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应对海量视频流,提供实时处理,并返回结果的方案,可以有效应用当下安防场景,充分挖掘集群性能。
因此,需要能够改进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来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网格来编排实时视频分析任务的方法和系统。网格管理服务在对机房内云服务器划分网格,在每个网格启动视频流传输子节点以用于视频流订阅转发,视频分析任务的分发由任务分发服务管理,选择负载最低的网格来计算,实现负载均衡。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服务网格来编排实时视频分析任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部署服务器集群;
对所述服务器集群进行网格初始化以将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划分到不同网格;
为所述网格中的每一者配置用于获取视频的视频流传输子节点;
当接收到新的视频流分析任务时确定所述网格中是否存在空闲网格,其中:
在存在所述空闲网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空闲网格中具有最小负载的网格以用于对所述视频流传输子节点获取的视频执行所述视频流分析任务;
在不存在所述空闲网格的情况下从所述服务器集群中选择空闲服务器以组成新的网格以用于对所述视频执行所述视频流分析任务;以及
在所述视频流分析任务完成后释放与所述视频流分析任务相对应的网格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服务器集群可以是基于k8s的云服务器集群,并且部署所述服务器集群进一步包括为所述服务器集群安装主机性能监控软件并为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每一个服务器分配并记录唯一编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初始化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服务器集群内的空闲服务器按比例划分到不同网格并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出每个网格内的最大负载。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有网格都已达到所述最大负载表示不存在所述空闲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所述网格中的每一者配置用于获取视频的视频流传输子节点进一步包括基于k8s使用sidecar模型来部署传输子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6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辆管理装置及电动车辆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