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屏码流调节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2563.2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庭;谢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H04N21/4363;H04L69/16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屏码流 调节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屏码流调节方法及系统,接收发送端发送来的数据后并存储后,根据当前收到数据长度和接收端容器总长度得到当冗余数据长度及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后,判断当前冗余数据长度是否大于预设冗余长度,若大于预设冗余长度,则清除多余的数据包并根据冗余数据长度大于预设冗余长度的情况发送对应的指令至发送端,使发送端根据对应的指令对数据进行码流调节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接收端,若小于预设冗余长度,则将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和当前第一数据信息返回至发送端,通过该方法实现通过数据存储的余量通知客户端动态更改数据码流,可以改善当前因为数据包冗余产生的高延时问题,提高投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码流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投屏是指将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上面播放的视频通过投屏的方式同步到另外一个设备上进行播放和观看。
现有投屏方案不能根据当前网络情况去动态调节当前一个画质,在网络延迟较高的情况下会出现画面卡顿以及解码导致的花屏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投屏不稳定,延时高,影响投屏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屏码流调节方法,通过根据数据存储的余量动态调整投屏数据码流,提高投屏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码流调节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存入接收端容器并得到当前第一数据长度及当前第一数据信息,其中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当前第一数据帧宽、当前第一数据码流、当前第一数据帧率;
根据当前第一数据长度和接收端容器总长度得到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及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
判断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是否大于预设冗余长度,若是,则清除当前第一数据的冗余数据并将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发送至发送端,以使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对第一数据进行码流调节得到预处理数据后,将预处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若否,则将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和当前第一数据信息返回至发送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接收发送端发送来的数据,接收端收到一个数据就存储一个数据,根据当前收到数据长度和接收端容器总长度得到当冗余数据长度及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后,判断当前冗余数据长度是否大于预设冗余长度,若大于预设冗余长度,则清除多余的数据包将接收端容器剩余容量发送至发送端,使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容器剩余容量对数据进行码流调节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接收端,若小于预设冗余长度,则将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和当前第一数据信息返回至发送端,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通过数据存储的余量通知客户端动态更改数据码流,提高投屏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存入接收端容器并得到当前第一数据长度及当前第一数据信息,具体为:
通过使用TCP构建连接通讯接收发送端发送第一数据;
将第一数据使用队列储存存入存储容器中并得到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值及当前第一数据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判断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是否大于预设冗余长度,若是,则清除当前第一数据的冗余数据并将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发送至发送端,具体为:
若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大于第一预设冗余长度时,将当前第一数据的冗余数据清除并发送接收端容器第一剩余长度给发送端;
若当前第一数据冗余长度大于第二预设冗余长度时,将当前第一数据的冗余数据清除并发送接收端容器第二剩余长度给发送端。
作为优选方案,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容器剩余长度对第一数据进行码流调节得到预处理数据后,将预处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具体为:
若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容器第一剩余长度,则降低第一数据的码流得到预处理第一数据并将预处理第一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2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