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及贯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382180.5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成;杜宇;杨兴文;傅文淦;刘方;唐群艳;李肖;袁俊航;韩文卿;周声;郭斌;徐奇;黄雄;温俊;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E02D1/00;E02D1/02;E02D33/00;G01V9/00;F15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 地址: | 5102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床 静力 触探贯入 装备 方法 | ||
1.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安装在海床上,底部中心位置有预留孔;
多个外框架,竖向依次通过连接件连接,最下方的一个外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个外框架对应一个探杆动力单元或套管动力单元,每个外框架的底板上设置有预留通道,所述预留通道与所述预留孔对齐;
提升装置,其固定在最上方的外框架的顶部;
探杆动力单元,包括:
四个挤压轮,其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四个挤压轮呈十字形对称设置且每个挤压轮的两端面竖直放置,四个挤压轮的轮边空隙形成探杆夹紧部,所述探杆夹紧部位于所述预留孔的上方,探杆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探杆夹紧部和预留孔;
位移动力结构,其与四个挤压轮连接,所述位移动力结构驱动四个挤压轮在同一高度同步作靠近或远离的运动,使所述探杆夹紧部夹紧或松开探杆,所述位移动力结构与四个挤压轮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位移动力结构包括一对上油缸、一对上油缸抱夹、一对下油缸、一对下油缸抱夹,一对上油缸和一对下油缸垂直呈“井”字形设置,且形成自上至下的探杆或套管穿入空间,一对上油缸抱夹的上端与一对上油缸的活塞杆、缸座分别铰接,一对上油缸抱夹的中部与同一竖直面的一对挤压轮的轮轴连接,一对上油缸抱夹的下部与所述外框架的底板铰接,一对下油缸抱夹的上端与一对下油缸的活塞杆、缸座分别铰接,一对下油缸抱夹的中部与同一竖直面的另一对挤压轮的轮轴连接,一对下油缸抱夹的下部与所述外框架的底板铰接,一对上油缸、一对下油缸同步作伸缩运动,带动一对上油缸抱夹、一对下油缸抱夹转动,使四个挤压轮同步作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转动动力结构,其与四个挤压轮连接,所述转动动力结构驱动四个挤压轮在同一高度同步转动,每两个对称的挤压轮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以带动所述探杆向上或向下运动;
套管动力单元,其位于所述探杆动力单元的下方,包括:
夹紧动力结构,其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伸缩臂,两个伸缩臂间连接一个套管夹,两个伸缩臂沿水平方向同步作伸缩运动,带动套管夹夹紧或松开套管,所述套管夹形成套管的进出部,套管的进出部与探杆夹紧部对齐,所述套管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探杆夹紧部、套管夹和预留孔,所述套管内部上下贯通,所述探杆可沿轴向穿过所述套管;
升降动力结构,其驱动所述套管夹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套管向上或向下运动,套管夹完成一次上下运动,带动所述套管向上或向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动力结构与四个挤压轮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转动动力结构包括四个液压马达,一个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一个挤压轮,四个液压马达同步转动,带动与其对应的四个挤压轮同速转动,带动探杆夹紧部向下挤压探杆或向上起拔探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夹紧动力结构与套管夹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夹紧动力结构包括两个夹紧油缸,两个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形成所述伸缩臂,套管夹包括两个活动臂,一个活塞杆连接套管夹的一个活动臂,两个夹紧油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同步作伸缩运动,带动套管夹的两个活动臂夹紧或松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升降动力结构与套管夹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升降动力结构包括两个升降油缸,两个夹紧油缸设置在两个升降油缸的上方且分别与两个升降油缸上下对应,两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同步作伸缩运动,带动一对夹紧油缸上下运动,一对夹紧油缸带动套管夹上下运动,使套管向上或向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动力单元有两个,且上下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贯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包括多根子探杆,所述多根子探杆依次竖向连接,所述套管包括多根子套管,所述多根子套管依次竖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21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