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含氟苏丹红I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机凝胶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382126.0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强;曹伴鹏;石学文;冈本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45/08 | 分类号: | C07C245/08;B01J13/00;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徐蕊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市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苏丹 有机 凝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基于含氟苏丹红I的一系列有机凝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凝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含氟烷氧链苯胺溶于2M的盐酸溶液中,缓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后进行重氮化反应;步骤二,将重氮化反应液缓慢滴加到2-萘酚的氢氧化钠溶液,在0℃下搅拌反应4-6小时;步骤三,将反应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8-9;步骤四,进行抽滤;步骤五,取滤饼先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冲洗,得到红色固体,即有机凝胶化合物粗产物。
3.根据权利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烷氧链苯胺与2-萘酚的摩尔比为1:1。
4.根据权利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的有机凝胶化合物粗产物再用乙醇的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有机凝胶化合物纯化物。
5.一种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凝胶化合物放入有机溶剂中,加热至溶解;步骤二,冷却至室温,通过瓶子倒置法判断,即可得到有机凝胶。
6.根据权利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聚乙二醇400、二甲基硅油、甲基硅油、矿物油、液体石蜡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加热温度在9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含氟苏丹红I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在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领域以外的Cu2+检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8所述的基于含氟苏丹红I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在Cu2+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为:有机凝胶化合物与有机溶剂加热溶解,有机凝胶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5%,再加入0.05M金属离子溶液混合,通过所形成凝胶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金属离子溶液中是否含有Cu2+,其中,5%的有机凝胶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和0.05M金属离子溶液体积比为4:1,有机溶剂为聚乙二醇400、二甲基硅油、甲基硅油、矿物油、液体石蜡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8所述的基于含氟苏丹红I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在Cu2+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为:先取金属离子水溶液于比色皿中,加入乙腈,再加入有机凝胶化合物的乙腈溶液,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为有机凝胶化合物的摩尔浓度的20倍,测试紫外可见吸收,通过在波长310±5nm处是否出现明显吸收峰判断金属离子溶液中是否含有Cu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21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