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0601.0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卞中华;杨其长;张迪;张士秋;李宗耕;周成波;王森;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山东博美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4;A01C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先蓉 |
地址: | 61021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压 静电场 预防 水稻 快速 繁育 过程 叶尖 干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属于水稻快速繁育技术领域。所述基于高压静电场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为先用高压静电场处理种子,然后进行快速繁育;快速繁育的具体步骤包括:浸种、催芽、育苗、苗期与抽穗扬花期环境调控、灌浆期环境调控和收获。相对于幼苗移栽后未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水稻快速繁育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苗期与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水稻叶尖干枯症状发生率分别降低59~85.4%和55~74%,灌浆率提升18~30%,产量提升6~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快速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快速加代繁育技术是缩短优质水稻种子育种周期,实现全球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升,保障全球粮食供应的关键。基于植物工厂可控环境条件的作物快速繁育技术为水稻优质种子的快速加代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人工光可控环境条件下,一年可实现水稻5~6代繁育。与传统水稻育种方法相比较,植物工厂水稻快速繁育关键技术可显著提升优质水稻育种的成功率、大幅缩短水稻种子的育种周期。水稻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植物,为保证水稻实现提前开花、快速结实,缩短光周期并提高光强是植物工厂条件下一种有效的育种加代光调控措施。然而,过量提升光照强度往往会导致水稻发生叶尖干枯叶片顶部干枯黄化现象,导致水稻光合器官受损,严重影响水稻的灌浆与结实,造成种子活力损伤。为大幅缩短水稻育种周期并保证快速繁育水稻种子活力,迫切需求一种安全、有效解决水稻快速繁育过程叶片顶部干枯黄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处理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所提供的方法是一种可靠、合理、环境友好,基于LED光耦合高压静电场解决植物工厂下水稻快速繁育加代过程中叶尖干枯黄化枯的物理调控方法,可显著预防水稻快速繁育叶尖干枯黄化发生,保证快速繁育水稻种子的结实率与种子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预防水稻快速繁育过程中叶尖干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用高压静电场处理种子,然后进行快速繁育。
优选地,所述高压静电场处理的电场强度为3~5kv/cm,频率为50Hz,时间为24~36h。
优选地,所述快速繁育的步骤包括:浸种、催芽、育苗、苗期与抽穗扬花期环境调控、灌浆期环境调控和收获。
优选地,所述浸种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24~36h。
优选地,所述浸种前还包括种子清洗步骤。
优选地,所述催芽在密闭润湿的黑暗环境中,温度为20~25℃,时间为24~36h。
优选地,所述育苗的光周期为16h,光照强度为200~250μmol·m-2·s-1,光源为白光,昼/夜温度为25~27℃/23~25℃,空气湿度为70~80%。
优选地,所述白光为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优选地,所述苗期与抽穗扬花期环境调控为光周期12~13.5h,光照强度500~700μmol·m-2·s-1,光源为白光:红光:蓝光=1:1~2:0.5~1,昼/夜温度为27~30℃/22~25℃,空气湿度为60~80%,开灯前和关灯后分别用3~5kv/cm,50Hz的高压静电场处理2~4h/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山东博美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山东博美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0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