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9572.6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3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兴;李韶林;封存利;周延军;曹军;柳亚辉;刘海涛;皇涛;冯江;张学宾;胡浩;朱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2/00;B22D1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程 中固液 界面 形状 获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快速移动位于熔体(4)液面下的液面控制棒(1),使得与熔炉(5)连通的结晶器(2)内的熔体(4)快速回流至熔炉(5),熔炉(5)内的熔体(4)液面低于结晶器(2)腔体内液面,在杆坯(3)的端部形成当前时刻的固液界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向为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移动速度为:0.1~2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的外径与结晶器(2)和熔炉(5)的连通通道(6)直径的比例关系是:10:1~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的形状为圆柱形。
6.一种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装置,包括熔炉(5)、设置于熔炉内的液面控制棒(1)、与熔炉(5)连通的结晶器(2),其特征在于,液面控制棒(1)未浸入熔炉(5)内的熔体(4)时,结晶器入口通道(7)的高度高于熔炉(5)内熔体(4)的液面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的外径与结晶器和熔炉连通通道(6)直径的比例关系是:10:1~30: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配置有快速移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向上移动速度为:0.1~2m/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铸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棒(1)的形状为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95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