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设备的快速卸压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75931.0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军;易浩;周照杨;刘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16L55/055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83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设备 快速 消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设备的快速卸压消音装置,包括超高压设备和管道安装在超高压设备顶部的泄压口和铰接安装在超高压设备前端的密封柜门,通过设置了泄压机构在泄压口顶部,通过比例调节阀为泄压口的泄压提供限压动作,避免出现泄压的压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裂管现象,然后通过快速接头和第一密封圈为消音管的安装提供便捷性,有利于提高对泄压组件等部件的更换和维修效果,通过设置了泄压组件在消音管内部,通过调节气缸调节带动活塞块在阻流块内部进行位移,从而使活塞块对阻流块内侧的通气孔进行封堵等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泄压管的内部气压进行多级调节泄压动作,并通过搅流扇对泄压管内部气流进行搅流动作,有利于形成涡流而降低气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压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高压设备的快速卸压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压设备是生产和科研等领域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超高压液体输送、超高压致密材料制备,超高压细射流切割,超高压压汞法微孔测量人造水晶和各种超高压工作;其中卸压设备是超高压设备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对超高压设备内部高气压进行稳定输出的机械设备。
现有技术主要缺点:现有技术在进行泄压过程中,大多采用单工序的单级泄压部件,该方式在泄压过程中容易因气压差过大而导致泄压部件出现损伤等现象;
此外:现有技术在对气噪进行隔音动作时,大多只是在设备外侧包裹隔音材料或者改变管道的壁厚等,该方式隔音效果较差的同时,大面积的隔音材料也增加生产成本;
还在于:现有技术在进行拆装动作时,大多需要拆装大量的连接件,从而导致拆装工作效率较差,进而对卸压消音装置的维修或者保养工作较难展开;
最后:现有技术在泄压过程中缺少对气流进行计量或者检测等工序,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操作超高压设备泄压时较难对其排出的气流成分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超高压设备的快速卸压消音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超高压设备的快速卸压消音装置,该装置包括超高压设备和管道安装在超高压设备顶部的泄压口和铰接安装在超高压设备前端的密封柜门,所述超高压设备右侧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超高压设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还包括管道安装在泄压口右侧的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管道安装在泄压口右侧的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外侧粘黏包装有起到隔音作用的防护套和管道安装在比例调节阀右端的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右端出气口处设置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圈和设置在快速接头右侧的消音管,所述消音管内部设有泄压组件和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管右侧设置有搅流组件和计量组件,所述比例调节阀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螺纹安装在快速接头右端的螺纹通管,所述螺纹通管右端焊接设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内壁左侧粘黏设置有起到阻流作用的阻流块和螺栓安装在泄压管内壁右侧起到搅流作用的搅流扇,所述阻流块内部设有起到导流作用的通气孔和滑动设置在阻流块内壁的活塞块,所述活塞块右端螺栓安装有起到调节作用的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螺栓安装在搅流扇外壳左端。
优选的,所述消音组件包括焊接设置在泄压管外侧壁的第一卡位环和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卡位环左端固定设置有起到拦阻作用的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内侧与第一隔音层外侧相接触,所述消音管顶部通孔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电磁阀和螺栓安装在消音管顶部起到导流作用的微型气泵,所述电磁阀顶部开口通过连管管道安装有二通气阀,所述二通气阀管道安装在微型气泵右端进气口处和管道安装在二通气阀右端前侧的导流管,所述电磁阀和二通气阀以及微型气泵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流组件包括螺纹安装在消音管右端的连接套管,所述消音管与连接套管螺纹连接处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套管内壁左侧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二卡位环和粘黏设置在连接套管内壁的第二隔音层以及滑动设置在连接套管内壁的密封套,所述第二隔音层内侧壁粘黏设置有起到搅流作用的第一搅流板和第二搅流板,所述第一搅流板和第二搅流板内侧壁设有起到过滤作用的填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5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