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4927.2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汤雷;温嘉琦;张盛行;贾宇;占其兵;王宇琨;王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尹妍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岩 稳定性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在隧洞围岩体内利用多点位移监测设备采集测点的位移数据,利用同一径向上测线相邻两测点之间的平均体积扩容率,作为围岩体积扩容率指标:以数据采集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围岩体积扩容率指标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按照下述判据判定围岩的稳定性:当曲线宏观形态趋于水平时,说明测点间的围岩基本保持稳定;当曲线宏观形态为单调增加时,说明围岩浅部测点发生局部失稳或失稳;当曲线宏观形态为单调减小时,说明测点间围岩体发生整体失稳。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围岩一定区域全局损伤情况的监测,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及时监测发现洞段失稳情况,并可根据监测情况及时更新支护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围岩安全监测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建设中,围岩安全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收集可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信息,据以判断围岩的稳定状态以及当前支护结构参数和施工的合理性。
围岩变形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掌子面前方开始,分别是缓慢变形、急剧变形、变形减缓与基本稳定阶段,因此,围岩稳定性可考虑为洞周变形速率呈递减趋势并逐渐趋近于零,其累积位移未超过极限位移等等。当前的围岩失稳判据其实是单点位移判据,当一点的位移没有稳定而发生突变,或者变形速率不趋于0,则围岩未稳定或发生失稳。这一判据在描述围岩损伤与失稳具有局限性,无法描述围岩区域性损伤与失稳。在很多情况下,浅部某个测点位移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围岩一定区域内就发生失稳,此时的围岩仍然具有承载与扩容能力。随着地下工程向深部地层发展,必然伴随着更为复杂严峻的条件,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超经验的现象——如深部地下工程围岩中可能出现破裂区和完整区多次交替的现象,即分区破裂现象,具体如图1所示,此时,单点位移判据就无法描述围岩一定范围内的变形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单点位移判据的局限性,设计一种新的围岩变形指标,用来描述两个测点之间围岩体变形情况,并基于该指标提供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为地下工程建设围岩安全控制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包括:
在隧洞围岩体内利用多点位移监测设备采集测点的位移数据;
利用下式表征同一径向测线上相邻两测点之间的平均体积扩容率vi,i+1,作为围岩体积扩容率指标:
式中,ri、ri+1分别是测点i、i+1距离隧洞中心点的距离,ui、ui+1分别是测点i、i+1的位移距离,记录为负值;
以数据采集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围岩体积扩容率指标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按照下述判据判定围岩的稳定性:
当曲线宏观形态趋于水平时,判定测点间的围岩基本保持稳定;
当曲线宏观形态为单调增加时,判定围岩浅部测点发生局部失稳或失稳;深部测点情况根据后序测点间的围岩体积扩容率指标曲线确定;
当曲线宏观形态为单调减小时,判定测点间围岩体发生整体失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隧洞围岩体的洞顶、边墙处各布设至少1条测线,用于采集位移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每条径向测线上布设不少于3个测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线长度大于1倍洞径,或根据实际工程规模情况确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测点等间距布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同一测线上相邻测点间距≥0.5m。通常设置为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4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吸式保护柜操作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外板的冲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