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2',5,5'-四氯联苯胺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1398.4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平;吴建华;孙连盛;张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54 | 分类号: | C07C209/54;C07C209/74;C07C211/52;C07C241/02;C07C243/22;C07C24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1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苯胺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5,5'‑四氯联苯胺的合成方法,它是以2,5‑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先经氧化偶联得到2,2',5,5'‑四氯偶氮苯,再还原得到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最后在酸性介质中转位重排得到2,2',5,5'‑四氯联苯胺;所述氧化偶联采用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所述还原采用的还原剂为水合肼或者维生素C钠。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以2,5‑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先通过氧化偶联得到2,2',5,5'‑四氯偶氮苯,再通过还原得到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相比于现有技术对2,5‑二氯硝基苯进行还原偶联的方法,选择性更好,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2',5,5'-四氯联苯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2',5,5'-四氯联苯胺(简称TCB),CAS号为15721-02-5,分子式为C12H8Cl4N2,相对分子量为322.02,熔点为135~140℃,结构式如下:
。
2,2',5,5'-四氯联苯胺作为一种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高品质的有机黄色颜料,如C.I.颜料黄81。
近年来,随着聚酰亚胺材料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液晶、分离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2',5,5'-四氯联苯胺作为一种二胺单体,在合成高端聚酰亚胺材料方面也开始被人们重视并开发应用。
不同于传统染料工业,高端聚酰亚胺材料对于单体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因此,合成高品质的2,2',5,5'-四氯联苯胺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的2,2',5,5'-四氯联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文献 1公开了一种以2,5-二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先通过电解法得到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简称TCHB),再在酸性介质中转位重排得到2,2',5,5'-四氯联苯胺。
该方法的不足在于:(1)2,5-二氯硝基苯的电解还原会产生很多化合物,而要保证还原过程停留在氢化偶氮苯阶段,对于操作条件较为苛刻,反应不易控制;(2)得到的TCB成品为灰色粉末,品质不理想,无法应用到高端聚酰亚胺材料上。
二、文献2和文献3均公开了一种以2,5-二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先通过催化加氢得到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简称TCHB),再在酸性介质中转位重排得到2,2',5,5'-四氯联苯胺。
文献2的不足在于:(1)催化加氢需要昂贵的铂碳催化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2)助催化剂2,3-二氯1,4-萘醌为高毒物质,安全性较低,对环境极不友好;(3)操作较为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不仅需要高温高压浓碱条件下,而且需要调整两次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4)收率较低,只有68%,产物纯度未公开。
文献3的不足在于:(1)催化加氢需要昂贵的钯碳催化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2)助催化剂1,4-萘醌为剧毒物质,安全性更低,对人体和环境均不友好;(3)操作同样较为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4)收率更低,只有50%左右;(5)产物纯度较低,只有94.5%。
文献1:“2,2',5,5'-四氯联苯胺的电解合成”,訾凤兰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7卷第1期,第56-59页,1996年3月。
文献2:韩国专利文献KR20040013368A,公开日2004年2月14日。
文献3:“Pd/C催化加氢法制备2,2',5,5'-四氯联苯胺”,徐善利,《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1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1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