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埋地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6730.8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0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杜晓明;杨琳琳;侯欢;蒋凯军;万新宁;鲁平泉;胡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F16L55/163;F16L55/134;F16L55/28;C02F9/00;C02F11/121;C02F11/127;B01D53/79;F16L101/30;C02F1/00;C02F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水管道 内衬 开挖 修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埋地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方法,对位于两个井室之间的排水管道进行修复,其中,所述两个井室按流体流动方向分为上游井室和下游井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对上游井室的前一座井室的出水管道以及下游井室后一座井室的进水管道进行临时断水封堵,通过临排设备将上游井室的前一座井室中污泥水引至下游井室后一座井室的后端以在管道修复期间保证上游来水正常顺行;
步骤S2,完成上述临时断水措施后,在保证待修复排水管道干管前提下,通过管道机器人对其进行有线闭路电视检测检测,管道机器人上挂载有组成管道检测闭路电视系统的线摄像头及探照灯具,在待修复管道内行进并摄录内壁图像,针对检测破裂、变形、错位、脱节、渗漏、腐蚀结构性缺陷部位进行识别和记录;
步骤S3,对检测到管道内壁上有接口错位、脱节渗漏点缺陷处进行预处理;
步骤S4,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判断整个待修复管道的缺陷种类、数量和等级,以此确定是否需要整体结构性修复;
步骤S5,若确定需要结构性修复,在待修复管道中设置内衬管状结构,在设置时,内衬管状结构以若干内衬短管的形式进入待修复管道,内衬短管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前后内衬短管通过此螺纹快速拧合且通过遇水膨胀环向胶圈以辅助增加止水密封性,螺纹接口位置的壁厚较厚,其环刚度、环柔度不小于待修复管道本体,可实现零渗漏,螺纹连接部位无管径缩小且完全顺直平滑;
步骤S6,施工过程中采用全程激光导向轴线测量控制技术,对内衬管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偏差进行严格控制,精准控制管道轴向轨迹以控制内衬管段的路由标高、管道底坡,确保修复后维持顺畅的坡向重力流流态,且内衬短管穿插方式采用“前拉后推”结合施工方法,后端千斤顶油缸提供推力,前端卷扬机软绳提供牵引拉力,在二者合力左右下,可克服沿途接口部位错台阻力,实现顺畅穿插内衬,螺纹的特殊咬合方式会使得“前拉后推”进程中,受后端顶力左右,螺纹连接愈加紧密牢靠,不会发生轴向拉伸脱节;
步骤S7,内衬短管顶进到位后,其轴线和待修复管道管中心轴线保持在预设误差范围内,稳管定位后,使内衬新管道外壁和修复老管内壁间具有3~5cm的均匀间隙,便于形成厚度均匀的环向空隙注浆稳管层,采用分层灌浆方式对新旧管道内外壁环向间隙注浆,环向空隙注浆稳管层采用高强度快干水泥砂浆灌浆料;
步骤S8,施工过程中清淤出的管道底泥和施工泥浆水通过车载式通沟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现场原位处理,无需污泥外运并节省通沟水源耗量,车载式通沟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对其进行泥水分离,筛选出砂砾和大颗粒悬浮固体回用做建筑材料,分离上清液回用做通沟清淤和水力清洗用水,处理过程全封闭和零排放,确保全程无温室气体散发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埋地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临时断水封堵被配置成在上游井室的前一座井室的出口处及下游井室后一座井室的出口处设置封堵气囊一体化装置,其中,所述封堵气囊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式无油螺杆空压机、储气柜、充气软管尼龙绳和带导流孔的封堵气囊,所述车载式无油螺杆空压机与所述储气柜连接以提供压缩空气气源,所述储气柜通过充气软管尼龙绳向封堵气囊供气,气囊充气后膨胀,与待修复管道内壁严实贴紧以起到止水密封效果,充气软管尼龙绳自带在线压力表显示至预设的工作压力,则停止鼓入压缩空气,完成气囊临时封堵安装后,上游井室的前一座井室的出口通过封堵气囊中间的导流孔仍旧可以过水,其水位也不会过高增加;当操作人员将临排设备设置好之后,将带导流孔的封堵气囊中间的导流孔封闭,从井室返回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埋地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修复管道封堵内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封堵气囊;
当管道内径<φ600mm时,选用泄气状态长度为800~1000mm,直径200~280mm规格气囊;
当φ600mm<管道内径<φ1200mm时,选用泄气状态长度为1000~1700mm,直径280~480mm规格气囊;
当管道内径>φ1200mm时,选用泄气状态长度为1700~3200mm,直径480~1250mm规格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67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