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蛋白类石膏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237.4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0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常领山;张杰纯;吴德财;刘方玉;梅媚;刘健;祁海松;段新华;李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无内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C04B24/28 | 分类号: | C04B24/28;C04B103/22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苟莎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蛋白 石膏 缓凝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蛋白类石膏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石膏建材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蛋白粉为原料,将其水解成水解蛋白产物;然后与聚琥珀酰亚胺进行接枝改性,最后中和;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石膏缓凝剂具备全降解特性,同时缓凝效果好,能够大大降低所需缓凝剂的掺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膏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蛋白类石膏缓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石膏资源非常丰富,天然石膏的储量在700亿左右,石膏由于自身的诸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外的建筑装饰行业。但是由于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非常迅速,工作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极大的限制了建筑石膏的应用,为克服这一缺点,一般的做法是向建筑石膏胶凝材料中加入缓凝剂,通过缓凝剂来延长其工作时间,使石膏浆体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塑性,给予石膏制品或石膏浆料充分的生产操作时间,提高石膏的施工性能。目前缓凝剂已成为粉刷石膏、石膏基腻子、模型石膏等各类石膏基材料的必要组分之一。
现阶段石膏缓凝剂种类很多,但是常用的石膏缓凝剂延缓石膏的凝结时间是有限的,随着缓凝剂随着掺量的进一步增大,缓凝效果不再明显增加,而价格却己很高;有的随着掺量的进一步增加,强度降低很严重。并且有的缓凝剂当掺量过大时有发泡的现象产生(如磷酸类及柠檬酸类石膏缓凝剂),这样就使得石膏硬化体出现很多的孔隙,影响石膏的强度。相比之下,蛋白质类和聚合氨基酸类缓凝剂的缓凝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掺量小、缓凝效果好、晶体形貌影响小及强度损失小等优点,是更有前景的缓凝剂。
现在蛋白类石膏缓凝剂大多采用动物角蛋白、工业明胶、植物蛋白经过酸或者碱进行水解,再行复配而来,这种缓凝剂在较低掺量下缓凝效果很差,需添加较高的比例才能达到理想的缓凝效果,现有技术要使石膏达到120min初凝时间的话,需要添加0.1%的掺量的蛋白类石膏缓凝剂方能实现,且缓凝剂粉体气味浓重,成分不能完全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改性蛋白类石膏缓凝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石膏缓凝剂具备全降解特性,同时缓凝效果好,能够大大降低所需缓凝剂的掺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性蛋白类石膏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水解:以蛋白粉为原料,将其水解成水解蛋白产物;
向反应器中加入水,然后将可溶性蛋白粉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启搅拌,然后升温至75-90℃,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调节体系pH值至10-13,反应4-5小时,得到水解蛋白产物;
b、共混接枝:上述反应完成后,调整体系温度至60-80℃,向反应器中投入交联剂,继续搅拌,然后投加聚琥珀酰亚胺进行反应,与蛋白产物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形成半互穿产物,该互穿产物即为缓凝剂的活性成分;此时得到红褐色液体,即为聚天冬氨酸;
c、中和:向步骤b中的液体,加入适量的稀酸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6-8,获得深红褐色粘稠液体;
d、烘干制粉:将步骤c中得到的液体,喷雾干燥即得石膏缓凝剂粉体。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粉、聚琥珀酰亚胺、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0.5-1):(0.1-0.5),优选1:0.5:0.5。
进一步的,步骤a中水解方法为:向反应器中加入水,然后将可溶性蛋白粉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启搅拌,然后升温至75-90℃,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调节体系pH值至10-13,优选pH为12,反应4-5小时,得到水解蛋白产物。
更进一步的,步骤a中添加水的量为可溶性蛋白粉、聚琥珀酰亚胺、交联剂、碱性物质总质量的55-60%。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碱性物质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蛋白粉为工业明胶、大豆蛋白、动物角蛋白或者含蛋白的下脚料,可溶性蛋白粉粒径为100-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无内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未经济宁无内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