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122.5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焦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G01N33/18;E02B15/10;E02B3/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昌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3 | 代理人: | 张宇江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环境 修复 治理 方法 | ||
1.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无人机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勘测,该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河道水草覆盖率、污水排放入口位置以及河面垃圾漂浮情况,并根据各生态环境因素对河道的部分水草进行清除,监控污水排放入口位置的污水排放情况以及采用全天值守摄像头对河道附近的垃圾投入情况进行监测;
根据河道当天环境气候计算合理的河道水草覆盖率,并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在水草清理完毕和垃圾清理完毕后,在河道内投入活性炭底层、生物填料层以及高效底泥,并使其沉降于水底;
在河道的开放区域围栏处设置多组监控摄像头以及可通过控摄像头进行触发的警报装置,在河道的水体中设置水成分监测设备对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另外在污水排放入口位置设置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同样对污水的水体成分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形式将水体成分变化实时数据以及污水成分数据传输至市政部门,以进行实时的河道生态环境监控治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人工和机器的形式对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时,人工采用清理船只的形式对水草覆盖超常位置的水草进行修理去除,并通过切割机器将去除的水草进行切割处理,并将切割完毕的水草在河道的河滩附近进行填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作业前,采用拦水方式首先控制上游的水位,使得位于下游的位置可顺利的进行水草清理作业和垃圾收集处理作业,在进行水草清理作业需要对水底的水草根系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只是简单的将水草从河道水面清理去除,但是水底的水草根部依然存在的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枯水期进行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在枯水期逐段将河道封闭,并将河道中的水泄放,在河道两侧浇筑出砼挡墙和阻挡砼块;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铺设在砼挡墙与阻挡砼块之间;培植绿植,在淤泥层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以及定期将淤泥清理铺设在岸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理铺设在岸坡上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进行加固包括在淤泥层的表面播撒草籽形成植被层,然后铺设碎石层和粗石块并在粗石块的表面覆盖阻拦网,地表径流的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岸坡上的淤泥层能够为草籽发芽以及植被层提供养分,碎石层和粗石块覆盖在淤泥层上能够对植被层和淤泥层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投入的高效底泥的制备方法为:用干化污泥、磷尾矿粉、白云石废渣粉、秸秆粉造粒,然后调节温度进行热解碳化,粉碎得到预炭化料;将海泡石、堇青石、凡士林、聚乙二醇、水混合,干燥球磨浆料,然后烧结粉碎得到预烧结料;将预炭化料、预烧结料混合均匀,研磨过筛,然后加入聚马来酸酐、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制粒得到用于修复治理河道生态环境的高效底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采用的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仪、金属元素测试仪、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仪、PH检测仪以及水体浊度检测仪,污水成分监测设备和水成分监测设备还设置有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信号网络传输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用保土桩设置生态治理区,在生态治理区的底部填充河道淤泥后再铺盖生物填料层,并在生物填料层上种植水生植物;在护岸种植植被配置的湿地,在水底底部构建集水暗渠形成生态缓冲区,在生态缓冲区内定点设置污水提升泵,集中收集集水暗渠内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系统;在护岸上沿与水流方向分别挖种植沟,并种上草本或灌木植物,形成植物网格;在植物网格上铺设生态袋以及种植植物的普通生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1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弃油脂制取脂肪酸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排放连续的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