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4607.2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平;许文超;杨丹;卫银忠;王海勇;蒋科;翟军辉;侯亚博;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24;H02B1/56;H02B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电站 场景 边缘 机房 融合 系统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缘云机房模块内的封闭模块,所述封闭模块包括封闭组件(11),所述封闭组件(11)内并排安装有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所述综合配电柜(13)侧面安装有与所述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并排方向垂直的降温空调(12),所述降温空调(12)的两侧设置有冷风出风口和热风进风口,所述冷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在所述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的一侧形成冷通道(15),所述热风进风口进来的热风在所述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的另一侧形成热通道(16),所述冷通道(15)和热通道(16)与所述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并排方向平行,所述IT机柜(13)安装有消防装置、动环装置、采集服务器和显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空调(12)和综合配电柜(13)的个数均为1个,所述IT机柜(14)的个数为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空调(12)的宽度为300mm、深度为1200mm、高度为2000mm;所述IT机柜(14)和综合配电柜(13)的宽度为600mm、深度为1200mm、高度为2000mm;所述冷通道(15)和热通道(16)的深度为100mm;所述封闭模块宽度为900mm+N×600mm,深度为1400mm,高度为2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空调(12)正反面安装正面检修门和背面检修门,所述正面检修门观察窗口安装双层玻璃;所述IT机柜(14)、综合配电柜(13)的正反面安装全封闭双层玻璃检修门,所述IT机柜(14)安装顶部强电走线线槽和弱电走线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配电柜(13)为机架式配电单元、机架式模块化UPS和机柜PDU组成的三层配电架构,所述机架式配电单元包含电源输入、UPS输入、UPS输出、旁路市电配电输出、空调配电输出和IT负载配电输出;所述机架式模块化UPS包括UPS主机和蓄电池;所述机柜PDU包括电源输入和IT设备输出,所述机架式配电单元配置智能电量仪,所述智能电量仪通过RS485通讯接口接入管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T机柜(13)业务服务器通过光纤上联至站内传输设备,或直接通过光纤上联至线路光纤分配屏,再通过输配电线路OPGW光缆、ADSS光缆或者普通光缆接入地调或县调机房,最后由市调或县调提供统一网络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装置包括机房UPS、配电装置、消防装置、门禁、温湿度、和漏水状态监测模块,所述采集服务器汇集所有动环装置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所述采集服务器通过光纤上联至站内III/IV区网络,统一接入市调或县调管理信息系统,或者通过GPRS/4G/5G方式由互联网大区接入市调或县调管理信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为机架式消防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安装在封闭模块正面门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基于变电站场景的边缘云机房融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边缘云机房模块侧面靠室内墙放置,横向空间距离L=900+N×600+A,单位为mm,纵向空间距离W=1400+B+C,单位为mm,梁下高度H不低于2300mm,其中A、B和C为依据的规程规范要求的通道距离,N为IT机柜数量;
计算综合配电柜(13)内UPS需求总容量P_all=P_pack×N×η,P_pack为单机柜功耗,N为IT机柜数量,η为冗余系数,选择UPS设备,使之满足PS≥P_all,其中,PS为UPS设备标称容量;
计算空调总制冷量Q=Q1+Q2+Q3+Q4,其中Q1=P_pack×N×η1×η2×η3,Q2=C×S,Q3=K×S,Q4=P_p×X。η1为同时使用系数,η2为利用系数,η3为负荷工作均匀系数;C为机房单位面积照明功耗,S为机房面积;K为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指标;X为机房常有人员数量,P_p为人体发热量,选择降温空调(12),使之满足QS≥Q,其中QS为降温空调标称制冷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46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晶片外贴式超声波探头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用压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