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41722.4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高先明;冯涛;蒋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41/02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周玄 |
地址: | 1001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服 架构 网络设备 统一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控方法和系统,属于网络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通过调用微服务架构包括设备策略建模服务、网络设备管理服务、指令重组服务、任务编排服务和任务下发服务,来消除异构网络设备间的配置操作差异化,使运维管理变得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规模日益扩大,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一方面,由于市场上存在众多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网络设备,导致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异构网络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针对异构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和操作技术都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对网络管理人员而言熟练掌握一种设备及其配置系统特性已属不易,要掌握多种异构设备配置并进行网络的合理组织和管理则是更加困难。以上因素造成了大规模网络中的异构网络设备难以高效、便捷的维护和管理。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灵活可扩展、高效可复用、弹性高可靠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资源,合理整合规划,创造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的同时,提升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已有异构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大多是基于整体架构的方式,所有的进程与子程序都是庞大代码库的一部分,进程紧密耦合,它们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便最小化延迟,最大化正常运行时间。随着业务的增多以及网络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应用逻辑和代码库逐渐扩大,整体架构的弊端变得愈发明显。这意味着,如果应用程序的一个进程遇到需求峰值,则必须扩展整个架构。随着代码库的增长,添加或改进整体式应用程序的功能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限制了试验的可行性,并使实施新概念变得困难。许多互相依赖且紧密耦合的进程会扩大单个进程故障的影响,使整体式架构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异构网络设备较多的网络环境中,如何减少运维管理人员对这些异构网络设备的复杂配置过程,如何进一步结合微服务架构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将异构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配置方法和设备配置业务过程拆分,将一组功能设计为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功能模块,并构建为独立的组件,将每个组件进程作为一项服务运行。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控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构网络设备统一管控方法。所述微服务架构提供的微服务包括设备策略建模服务、网络设备管理服务、指令重组服务、任务编排服务和任务下发服务;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调用所述设备策略建模服务,获取设备类别模型库和配置策略模型库;步骤S2、调用所述网络设备管理服务,利用所述设备类别模型库和所述配置策略模型库,将当前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设备注册为在逻辑层面上对应的映射设备;步骤S3、调用所述指令重组服务,基于接收到的策略参数和所述配置策略模型库中与所述映射设备关联的配置策略模型,生成所述映射设备的指令数据;步骤S4、调用所述任务编排服务,根据预设的依赖关系规则和指令属性规则对所述指令数据进行编排;步骤S5、调用所述任务下发服务,将经编排的指令数据下发至所述当前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设备,从而实现统一管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设备类别模型库中存储有若干设备类别模型,一个所述设备类别模型用于描述一类异构网络设备的硬件属性,所述硬件属性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品牌、操作系统版本号;所述配置策略模型库中存储有与所述设备类别模型唯一对应的配置策略模型,一个所述配置策略模型用于对一类所述异构网络设备的指令本体进行抽象化描述,从而得到所述指令本体的特征;其中,所述异构网络设备的指令包括设备操作指令、设备配置指令和流表配置指令;所述指令本体为对所述异构网络设备进行各类指令配置时的可执行命令,包括指令关键字和所述策略参数;所述指令本体的特征为所述指令本体的结构定义,包括关键字定义和策略参数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1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